岷江上游泥石流堵河可能性的经验公式判别

被引:28
作者
张金山
谢洪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岷江上游; 泥石流堵河; 可能性; 经验公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泥石流堵塞主河,特别是堵断主河后发生重大灾害的实例屡见不鲜,对泥石流堵河的研究也方兴未艾。选取岷江上游具有代表性的堵河型泥石流沟4条、堵塞型泥石流沟及不堵河型泥石流沟各2条,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查得到各泥石流沟的基本数据、泥石流堵河状况及入汇处主河特征的资料,对堵河型泥石流基本特征进行分析总结,并与堵塞型、不堵河型泥石流沟进行比较,得出计算泥石流堵断主河可能性大小的经验公式,并对所选典型泥石流沟进行了计算。经分析,计算结果与实际相符,故在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区,可用此式计算泥石流堵河可能性大小,并依此来判断泥石流对主河的堵塞程度,计算数值越大,堵塞程度就越高,一般堵河可能性R在10以上为易于堵河,介于5~10可对主河造成较严重的堵塞,小于5则堵河的可能性很小,多产生轻微堵塞。
引用
收藏
页码:651 / 65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泥石流堵河影响因素研究——以岷江上游为例 [J].
张金山 ;
沈兴菊 ;
谢洪 .
灾害学, 2007, (02) :82-86
[2]   黑水县芦花沟泥石流灾害治理现状与建议 [J].
张金山 ;
王士革 ;
孟国才 ;
张桂香 .
山地学报, 2006, (02) :181-185
[3]   长江上游泥石流灾害的特征 [J].
谢洪 ;
钟敦伦 ;
李泳 ;
韦方强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1) :94-99
[4]   岷江上游汶川县佛堂坝沟泥石流特征及危险性分区 [J].
谢洪 ;
钟敦伦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3, (04) :33-35+56
[5]   培龙沟泥石流及其堵江可能性探讨 [J].
陈宁生 ;
陈瑞 .
山地学报, 2002, (06) :738-742
[6]   蒋家沟泥石流堵江成因与特征 [J].
韦方强 ;
胡凯衡 ;
崔鹏 ;
陈杰 ;
何易平 ;
不详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2, (06) :71-75
[7]   泥石流入汇的危险性判别指标 [J].
徐永年 ;
匡尚富 ;
黄永键 ;
王力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3) :33-38
[8]   泥石流入汇对河流影响的实验研究 [J].
陈德明 ;
王兆印 ;
何耘 .
泥沙研究, 2002, (03) :22-28
[9]  
山洪泥石流滑坡灾害及防治[M]. 科学出版社 , 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 1994
[10]  
泥石流防治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周必凡等编著,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