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甘蓝型“三高两低”杂交油菜新品种黔油14号的选育
被引:1
作者
:
王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王通强
黄泽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黄泽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代文东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田筑萍
魏忠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魏忠芬
何采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何采平
杨晓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杨晓容
机构
:
[1]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2]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 贵阳
[3]
贵阳
[4]
现在贵州大学农学院工作
来源
:
贵州农业科学
|
2003年
/ 04期
关键词
:
杂交油菜;
品种选育;
丰产稳产性;
主要性状;
黔油14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S565.4 [油菜籽(芸薹)];
学科分类号
:
0901 ;
摘要
:
以低芥酸不育系S45A(四川)与双低品种油研2号测交改良育成的双低细胞核隐性雄性不育两用系黔油4A与双低恢复系品系油研8907测配,通过单株成对杂交筛选测定出强优组合黔杂96007,于2002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黔油14号。该组合在贵州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2245.5kg/hm2,较对照油研7号平均增产10.95%,其最高产量达3120kg/hm2。该品种菜籽芥酸含量0.8%,含油量39.63%,硫苷含量34.6μmol/g,饼粕蛋白质含量42.1%;具有丰产、稳产,早熟(较对照油研7号早熟1.92d)和适应性较强等优点。适宜于贵州省及长江流域中下游双季稻作区种植。
引用
收藏
页码:7 / 1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黔油4AB选育研究
[J].
王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王通强
;
黄泽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黄泽素
;
田筑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田筑萍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2)
:105
-109
[2]
油菜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I.甘蓝型油菜品种繁种保纯技术——油菜品种双向鉴定循回整理法
[J].
王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阳
王通强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6)
:6
-8
[3]
论油菜的起源进化与雄性不育三系选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廷栋
.
中国油料,
1989,
(01)
:9
-12
[4]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傅廷栋主编, 2000
[5]
作物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北农学院主编, 1981
←
1
→
共 5 条
[1]
黔油4AB选育研究
[J].
王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王通强
;
黄泽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黄泽素
;
田筑萍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
田筑萍
.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3,
(02)
:105
-109
[2]
油菜育种材料与方法研究I.甘蓝型油菜品种繁种保纯技术——油菜品种双向鉴定循回整理法
[J].
王通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油料研究所!贵阳
王通强
.
贵州农业科学,
2000,
(06)
:6
-8
[3]
论油菜的起源进化与雄性不育三系选育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傅廷栋
.
中国油料,
1989,
(01)
:9
-12
[4]
杂交油菜的育种与利用[M]. 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傅廷栋主编, 2000
[5]
作物育种学[M]. 农业出版社 , 西北农学院主编, 198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