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热风对灌浆期冬小麦旗叶光合蒸腾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14
作者
赵风华 [1 ]
居辉 [2 ]
欧阳竹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干旱; 干热风; 高温; 光合; 蒸腾; 小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人工模拟干热风方法,对灌浆期冬小麦进行重度干热风(重)、轻度干热风(轻)和无干热风(CK)平行对比试验。结果发现:重度干热风对旗叶光合速率(A n)、蒸腾速率(T r)和气孔导度(G s)的胁迫指数(SI)为0.88,0.68,0.83,轻度干热风对A n、T r和G s的SI为0.32,0.19,0.39;在重-轻-CK 3个梯度上,G s-A n和G s-T r均有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轻干热风对胞间CO2浓度(C i)无显著影响,重干热风下C i显著升高。综合分析认为:轻、重干热风对灌浆期旗叶光合蒸腾均有显著抑制作用,重干热风抑制作用要显著强于轻干热风;干热风引起气孔部分闭合G s减小是光合蒸腾受抑制的主要原因,重干热风下光合还明显受到非气孔限制;非气孔因素是导致同等干热风条件下光合受抑制程度大于蒸腾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过去50年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热风发生的时空演变规律 [J].
赵俊芳 ;
赵艳霞 ;
郭建平 ;
房世波 .
中国农业科学, 2012, 45 (14) :2815-2825
[2]   近47年来河南省冬小麦干热风灾害的变化分析 [J].
成林 ;
张志红 ;
常军 .
中国农业气象, 2011, 32 (03) :456-460+465
[3]   中国北方气候暖干化对粮食作物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J].
邓振镛 ;
王强 ;
张强 ;
倾继祖 ;
杨启国 ;
袁志鹏 ;
刘文婧 ;
徐金芳 .
生态学报, 2010, 30 (22) :6278-6288
[4]   气候暖干化对中国北方干热风的影响 [J].
邓振镛 ;
张强 ;
倾继祖 ;
徐金芳 ;
黄蕾诺 ;
张树誉 .
冰川冻土, 2009, 31 (04) :664-671
[5]   施氮量和花后土壤含水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J].
马东辉 ;
赵长星 ;
王月福 ;
吴钢 ;
林琪 .
生态学报, 2008, (10) :4896-4901
[6]   河北省干热风对小麦千粒重影响分析 [J].
史印山 ;
尤凤春 ;
魏瑞江 ;
郝立生 ;
杨海龙 .
气象科技, 2007, (05) :699-702
[7]   光合作用气孔限制分析中的一些问题 [J].
许大全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7, (04) :241-244
[8]   水分胁迫下植物叶片光合的气孔和非气孔限制 [J].
关义新 ;
戴俊英 ;
林艳 .
植物生理学通讯, 1995, (04) :293-297
[9]   田间小麦叶片光合作用“午睡”现象的研究 [J].
许大全 ;
李德耀 ;
沈允钢 ;
梁国安 .
植物生理学报, 1984, (03) :269-276
[10]   小麦在干热风条件下的生理变化——一、干热风的模拟装置 [J].
王邦锡 ;
杜元(王寿) ;
齐明起 .
兰州大学学报, 1976, (01) :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