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6 条
2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8
作者:
王卫亮
陈燕
林菊珍
吕冠标
黄远佐
刘奉彬
机构:
[1] 阳江市人民医院皮肤科
来源:
关键词:
变态反应性皮肤病;
过敏原;
生物共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58.2 [变态反应性及中毒性皮肤病];
学科分类号:
100206 ;
摘要:
目的探讨本地区常见变应原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关系以及分布情况。方法选取2011-05~2014-05间本院皮肤科就诊的2800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分别按性别和年龄进行分组。应用德国Regumed公司生产的百康2000生物共振治疗仪对患者进行吸入、食物等变应原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过敏原阳性率荨麻疹组为85.63%;皮炎、湿疹组为79.81%。从过敏原分布特征来看,以多种、多组物质过敏的患者为多,单种、单组物质过敏的患者为少。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荨麻疹组前五位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霉菌混合物、海鲜类、蛋白类、豚草属。皮炎、湿疹组前五位过敏原分别为:屋尘螨/粉尘螨、霉菌混合物、甲醛类、海鲜类、重金属类。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高于食物组。按性别分类,两组女性患者都比男性患者阳性率高,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按年龄分类,儿童组阳性率最高为92.3%;老年组最低为6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地区最常见过敏原分布特征为:吸入组阳性率高于食物组;对多种、多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率比只对一种、一组变应原呈阳性反应率高;女性患者阳性率较高,儿童组检出阳性率为最高。
引用
收藏
页码:1035 / 1037
页数: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