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与中高龄就业:国际经验与中国路径

被引:10
作者
郭爱妹 [1 ]
石盈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2] 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延迟退休; 中高龄就业; 养老金制度改革; 积极劳动力市场政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延迟退休是OECD国家应对老龄化的普适性政策选择,但能否行之有效还受到与之密切相关的养老金制度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影响。延迟退休旨在通过提高中高龄就业以缓解劳动力短缺和养老金支付压力等问题。然而,延迟退休是否必然有助于中高龄劳动者继续留在劳动力市场呢?OECD主要国家的经验表明,虽然各国所采取延迟退休政策相似,但政策实施的效果却不相同,这主要源于养老金的制度设计与劳动力市场政策的差异。延迟退休对于我国中高龄就业的现实挑战是客观存在的:我国劳动力市场政策缺乏对中高龄就业的强有力支撑,且现行的养老金制度对提前退休激励有余而约束不足。因此,我国延迟退休政策要取得既定的目标和最优的整体性效果,须构建具有激励与约束效应的养老金制度与积极的劳动力市场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1]  
老龄化经济学[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美) 舒尔茨 (Schulz, 2010
[12]   缓解老龄化压力,推迟退休有效吗? [J].
原新 ;
万能 .
人口研究, 2006, (04) :47-54
[13]   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 [J].
汪泽英 ;
曾湘泉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06) :74-78
[14]   我国城镇养老保险体制改革中的激励机制问题 [J].
赵耀辉 ;
徐建国 .
经济学(季刊), 2001, (01) :19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