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北方干湿变化趋势的多时段特征

被引:123
作者
马柱国
黄刚
甘文强
陈明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全球变化东亚区域研究中心
[2] 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
[3] 贵州省安顺市气象局 北京
[4] 北京
[5] 安顺
关键词
降水和气温; 增暖; 干湿指标; 变化趋势; 中国北方; 变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8.2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CRU(Cli mate Research Unit)月降水和月平均气温资料,通过构造一个既包含降水变化又考虑温度变化对潜在蒸发影响的干湿指标,对我国北方近100年(1901~1998年)、50年(1951~2002年)、20年(1981~2002年)和近10年(1991~2002年)干湿变化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和分析,突出了在全球增暖背景下温度变化对干湿变化的重要影响,揭示了中国北方四个不同时段干湿变化趋势的基本特征。结果表明:由于受温度升高的影响,近100年我国西部地区降水尽管增加但并不存在变湿趋势,而东部地区降水显著增加的地区明显呈现出变湿趋势,显著变湿的范围较降水增加的范围大,且强度明显增强,这与这个地区温度的降低有关。在近50年,100°E以东的北方地区是明显的干旱化趋势;西北西部显著变湿的范围较降水显著增加的范围为小,而东部干旱化区域的范围较降水显著减少的区域大。这充分说明了增暖能够减弱降水增加对地表水分收支的贡献,也就是加剧降水减少的干旱化程度。在近20年,新疆北部尽管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并未改变该地区干旱化的时空格局,也未发现显著的变湿趋势存在,这个时段北方大部分地区仍然以干旱化趋势为主。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有些地区干湿指标的变化趋势与降水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反。在20年和近100年时段上,我国西部大部分地区仍处在一个干旱化的进程中,而华北地区在20年和50年时段上均表现为一个干旱化的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671 / 68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近代北方极端干湿事件的演变规律(英文) [J].
马柱国 ;
丹利 ;
胡跃文 .
JournalofGeographicalSciences, 2004, (03) :20-26
[2]   530年来中国东部旱涝分区及北方旱涝演变 [J].
朱亚芬 .
地理学报, 2003, (S1) :100-107
[3]   新疆极端降水的气候变化 [J].
杨莲梅 .
地理学报, 2003, (04) :577-583
[4]   暖湿气候对赛里木湖的影响 [J].
马道典 ;
张莉萍 ;
王前进 ;
曾庆江 ;
姜逢清 ;
王亚俊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3, (02) :219-223
[5]   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的信号、影响和前景初步探讨 [J].
施雅风 ;
沈永平 ;
胡汝骥 .
冰川冻土, 2002, (03) :219-226
[6]   中国东部区域土壤湿度的变化及其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J].
马柱国 ;
魏和林 ;
符淙斌 .
气象学报, 2000, (03) :278-287
[7]   新疆气候与环境的过去、现在及未来情景 [J].
姜逢清 ;
胡汝骥 ;
马虹 .
干旱区地理, 1998, (01) :1-9
[8]  
中国西北气候由暖干向暖湿转型问题评估[M]. 气象出版社 , 施雅风主编, 2003
[9]  
Interann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urface hydrological variables over the arid and semi-arid areas of northern China[J] . Zhuguo Ma,Congbin Fu.Global and Planetary Change . 2003 (3)
[10]   Detectability of summer dryness caused by greenhouse warming [J].
Wetherald, RT ;
Manabe, S .
CLIMATIC CHANGE, 1999, 43 (03) :495-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