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核糖体基因物理定位及染色体荧光分带

被引:6
作者
陈建民 [1 ]
洪义欢 [2 ]
王幼平 [2 ]
Steve Bowley [3 ]
万建民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
[2] 扬州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
[3] Guelph大学作物学院
关键词
苜蓿; 核糖体基因; 染色体分带; 原位杂交;
D O I
10.16288/j.yczz.2006.02.011
中图分类号
S541.9 [];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核糖体基因为探针对,二倍体和四倍体苜蓿(Medicagosativa)进行原位杂交,结果表明,45s在四倍体、二倍体种中总是以单位点位于核仁组织区,5s则有2~3个位点;以二倍体种的基因组DNA为探针的原位杂交表明,蓝花苜蓿(M.coerulea)和黄花苜蓿(M.falcata)均能与四倍体染色体进行杂交,仅杂交信号强弱的染色体数目有差别;荧光染料DAPI使苜蓿的染色体显示带纹,蓝花苜蓿的DAPI带与C带基本一致。文章对四倍体苜蓿的可能来源进行了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84 / 18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转基因大麦中gfp基因的染色体位置及其表达(英文) [J].
陈建民 ;
Carlson A R ;
万建民 ;
Kasha K J .
遗传学报, 2003, (08) :697-705
[2]   苜蓿基因组DNA的RAPD指纹图谱 [J].
魏臻武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2) :154-157
[3]   RAPD技术在苜蓿耐盐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杨青川 ;
韩建国 .
草地学报, 2003, (01) :27-32
[4]   中国苜蓿品种种子产量性状的遗传多样性 [J].
李世雄 ;
王彦荣 ;
孙建华 .
草业学报, 2003, (01) :23-29
[5]   黄花苜蓿野生种群遗传多样性的初步研究 [J].
于林清 ;
王照兰 ;
萨仁 ;
卢欣石 ;
杨承琴 .
中国草地, 2001, (01) :24-26
[6]   植物染色体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与现状 [J].
吴建国 ;
朱志玉 ;
石春海 ;
樊龙江 .
遗传, 2001, (01) :77-80
[7]   苜蓿属植物遗传变异和分类的研究概况 [J].
毕玉芬 ;
曹致中 .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1999, (02) :101-105
[8]   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标记 [J].
李拥军 ;
苏加楷 .
草地学报, 1998, (02) :105-114
[9]   MODES OF DAPI BANDING AND SIMULTANEOUS INSITU HYBRIDIZATION [J].
HENG, HHQ ;
TSUI, LC .
CHROMOSOMA, 1993, 102 (05) :325-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