苜蓿地方品种遗传多样性的研究──RAPD标记

被引:33
作者
李拥军
苏加楷
机构
[1] 全国畜牧兽医总站畜禽牧草种质资源保存利用中心!北京
[2] 不详
[3] 中国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北京
关键词
苜蓿; 地方品种; RAPD;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 [饲料作物、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利用RAPD技术对中国18个苜蓿地方品种和北美9个苜蓿基本种质来源的代表品种各取10个单株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苜蓿品种内和品种间均具有明显的多态性,如采用混合样分析则掩盖了品种内的多态性,而品种间的多态性则明显降低。7条引物共检测出52个位点,其中50个位点是多态的。品种间的差别是由该51个多态位点出现带谱的频率不同而体现的。中国18个地方苜蓿品种总的遗传变异水平与北美9个苜蓿品种很接近,品种内平均多态位点比例和基因多样性大于后者,表明中国苜蓿品种的杂合性较高,品种内的变异幅度较大。基因分化系数(GST)分析结果表明,苜蓿的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这一特点与多年生苜蓿的繁育体系(异交)有关。中国苜蓿品种的GST小于北美9个苜蓿品种,表明中国苜蓿品种间的基因交流较强,遗传变异相对更多地存在于品种内。同时表明苜蓿品种的遗传结构不仅与其繁育体系(异交)有关,并与其地理分布和来源有直接关系。RAPD标记所揭示的多态位点比例和基因多样性均高于种子贮藏蛋白标记,这与基因表达的不同层次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