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护理模式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病情及社会功能的影响

被引:18
作者
田素英
姚宁
机构
[1] 山东省济宁市精神病防治院
关键词
抑郁症; 家庭护理模式; 康复; 社会功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3.74 [神经病、精神病护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观察家庭护理模式对住院抑郁症病人病情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100例住院抑郁症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家庭护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自尊量表(SE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作为评价工具,分别于入组时和治疗3个月后进行评定。[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病人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GWB、SES、SDSS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式护理模式可提高住院抑郁症病人的幸福感、自尊、及康复效果,降低其社会功能缺损程度。
引用
收藏
页码:1725 / 1726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抑郁症患者家庭功能缺陷及家属的生活质量调查 [J].
郭克锋 ;
郭珊 ;
闫凯麟 ;
吴群强 .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44) :20-22
[2]   模拟家庭环境开放式管理可提高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康复效果 [J].
任巧玲 ;
张丽 ;
郭秀珍 ;
赵相英 ;
高晓翠 .
中华护理杂志, 2005, (06) :447-449
[3]   抗抑郁药物治疗的依从性观察 [J].
高静芳 ;
陶明 ;
张萍 ;
唐文新 .
上海精神医学, 2003, (03) :143-145
[4]  
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张明园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