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氮时期对优质小麦氮素吸收·运转和籽粒产量的影响

被引:7
作者
李光忠 [1 ]
王明友 [1 ]
薛玉剑 [1 ]
杨秀凤 [2 ]
尚会芹 [2 ]
机构
[1] 德州学院农学系
[2]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追氮时期; 冬小麦; 氮素; 代谢; 产量;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7.31.022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目的]揭示小麦不同追氮时期的氮素利用机制。[方法]采用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时期追施氮肥对优质小麦氮素吸收、分布、运转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小麦吸收的氮素中,来自土壤的占73.36%78.58%,来自肥料的占21.42%26.64%。拔节期和挑旗期追施氮肥可促进植株对氮素的吸收,尤其是对肥料氮的吸收,提高氮素开花期穗器官和成熟期籽粒的分配量和分配比例,促使开花后营养器官的氮素向籽粒转移。小麦籽粒氮素的74.08%80.28%是开花前营养体氮的调运,各营养器官对籽粒的贡献大小为叶片>茎>穗轴+颖壳>叶鞘>根。适期追氮增加了穗粒数,提高了收获指数和产量。[结论]不同时期追氮对小麦的氮素代谢、产量和品质具有明显的调节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9870 / 987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子粒蛋白质组分及其动态变化的影响 [J].
石书兵 ;
马林 ;
石庆华 ;
刘霞 ;
陈乐梅 ;
刘建喜 ;
王振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5, (04) :456-460
[2]   追氮时期对冬小麦籽粒品质和产量的影响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不详 .
麦类作物学报 , 2002, (02) :65-69
[3]   小麦不同器官氮素累积分布动态规律的研究(英文) [J].
侯有良 ;
L.O′Brien ;
钟改荣 .
作物学报, 2001, (04) :493-499
[4]   公顷产9000kg小麦氮素吸收分配的研究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王月福 ;
田奇卓 .
作物学报, 1999, (05) :541-547
[5]   追氮时期对超高产冬小麦旗叶和根系衰老的影响 [J].
潘庆民 ;
于振文 ;
田奇卓 ;
王月福 ;
刘万兴 ;
王瑞英 .
作物学报, 1998, (06) :924-929
[6]   超高产小麦吸氮特性与氮肥运筹的初步研究 [J].
张洪程 ;
许轲 ;
戴其根 ;
霍中洋 ;
董明辉 .
作物学报, 1998, (06) :935-940
[7]   超高产冬小麦氮磷钾吸收、分配与运转规律的研究 [J].
韩燕来 ;
介晓磊 ;
谭金芳 ;
郭天财 ;
朱云集 ;
王晨阳 ;
夏国军 ;
刘征 .
作物学报, 1998, (06) :908-915
[8]   不同生育时期施氮对冬小麦旗叶衰老和粒重的影响 [J].
岳寿松 ;
于振文 ;
余松烈 ;
许玉敏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7, (02) :43-47
[9]   不同施氮时期对冬小麦根系衰老的影响 [J].
姜东 ;
于振文 ;
苏波 ;
许玉敏 ;
余松烈 .
作物学报, 1997, (02) :181-190
[10]   小麦籽粒充实期氮素的吸收和再分配及6-苄氨基嘌呤的调节作用 [J].
孙振元,韩碧文,刘淑兰,王华芳,高荣孚 .
植物生理学报, 1996, (03) :258-260+260+26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