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麦草遗传多样性等位酶分析

被引:6
作者
杨艳
韩建国
孙彦
单战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草业科学系
关键词
新麦草;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43 [多年生禾本科牧草];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采用不连续系统的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VPAGE)对新疆新麦草的5个天然居群和1个栽培种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进行了分析。测定的6个酶系统中,确定了9个等位酶位点,多态位点百分率平均值为90.4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2.920 7,平均预期杂合值为0.542 7。总的基因多样性中,86%存在于居群内,14%来自居群间。聚类分析以遗传距离D=0.14为分界线将6份材料明显地分为2组。研究表明,新麦草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多样性可能与生境、人工驯化、风媒异交等因素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中国假俭草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Ⅱ:三种等位酶证据 [J].
宣继萍 ;
刘建秀 .
草地学报, 2005, (01) :43-46
[2]   8个栽培水杉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J].
李晓东 ;
杨佳 ;
史全芬 ;
李建强 .
生物多样性, 2005, (02) :97-104
[3]   不同退化梯度克氏针茅种群形态及等位酶的分析 [J].
韩冰 ;
赵萌莉 ;
珊丹 .
草业科学, 2004, (12) :78-83
[4]   8个沙棘品系间等位酶水平遗传多样性研究 [J].
李洪梅 ;
蓝登明 ;
何文兴 .
沙棘, 2003, (04) :11-15
[5]   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J].
解新明 ;
云锦凤 ;
赵冰 ;
卢小良 ;
李秉滔 .
草业科学, 2001, (06) :6-11
[6]   优良牧草品种山丹新麦草 [J].
孙彦 ;
史德宽 ;
杨青川 .
中国种业, 2000, (04) :46-47
[7]   板栗在6个同工酶位点上的遗传变异 [J].
张辉 ;
柳鎏 ;
Vilani F .
生物多样性, 1998, (04) :42-46
[8]   优良抗旱禾草──紫泥泉新麦草 [J].
肉孜·沙力 .
生物学通报, 1997, (08) :47-47
[9]   天山山地草原补播改良的研究 [J].
李学森 ;
任继生 ;
冯克明 ;
雷特生 ;
阿依丁 ;
张学洲 ;
双湖尔 ;
穆合塔尔 .
草业科学, 1996, 13 (03) :9-12
[10]  
Isozyme and cytological markers of some Psathyrostachys juncea accessions[J] . M. D. H. M. William,A. Mujeeb-Kazi.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 199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