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学概念、理论的逻辑关系之分析——以“学科树”分析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

被引:70
作者
周尚意
戴俊骋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文化地理学; 学术树; 地方形成机制; 层间关系; 尺度关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901.6 [];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梳理近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进展,需要说明近年代表性的研究课题或著述与文化地理学学科体系之间的关系。1990-2005年中国大陆文化地理学主要从五个文化地理学主题开展研究。然而这五个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十分清晰,也没有说清主要概念和理论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首先搭建文化地理学的"学科树"。地理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方和区域",文化地理学的目标是从文化的角度分析"地方"的形成机制。本文将这个研究目标作为文化地理学"学科树"的主干,此外建立了"层间关系"和"尺度转换"两个分支,它们是探究地方性的两类方法。本文其次将文化地理学涉及的主要概念和理论分别挂在主干和两个分支上,并努力呈现出主要概念和理论出现的先后顺序,揭示文化地理学的发展进程。本文最后用"学科树",分析了中国大陆主要文化地理学研究者自己提出的代表性著述。分析的结果是:第一,关于地方形成机制的案例类型多样,多是基于结构主义认识论的分析。第二,关于层间关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自然与文化两层关系的分析,延展到文化各层之间的关系。第三,在不同尺度文化区转换的领域研究较薄弱。
引用
收藏
页码:1521 / 153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21]  
Phenomenology of perception .2 Merleau-Ponty,M. Routledge & Kegan Paul . 1962
[22]   文化地理学研究方法及学科影响 [J].
周尚意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11, 26 (04) :415-422
[23]   浅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与上海田子坊地区的空间重塑 [J].
孔翔 ;
钱俊杰 .
人文地理, 2011, 26 (03) :46-50
[24]   西方文化地理研究的研究取向、资料搜集与展示方式——基于《Social& Cultural Geography》刊载论文的内容分析 [J].
朱竑 ;
刘博 ;
钱丽芸 .
人文地理, 2011, 26 (02) :1-6
[25]   地方感、地方依恋与地方认同等概念的辨析及研究启示 [J].
朱竑 ;
刘博 .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01) :1-8
[26]   空间象征性意义的研究进展与启示 [J].
朱竑 ;
钱俊希 ;
封丹 .
地理科学进展, 2010, 29 (06) :643-648
[27]   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隐喻 [J].
陈亚颦 ;
余明九 .
学术探索, 2009, (01) :90-92
[28]   中美地理学近百年发展脉络的比较研究——基于《地理学报》和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学术论文的统计分析 [J].
吴殿廷 ;
吴巧新 ;
刘睿文 ;
宋金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6) :553-561
[29]   “超级机制”与文化地理学研究 [J].
唐晓峰 ;
周尚意 ;
李蕾蕾 .
地理研究, 2008, (02) :431-438
[30]   近二十年来中国文化地理学文献分析 [J].
李凡 ;
司徒尚纪 .
人文地理, 2007, (01) :10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