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城市群产业结构特征及其优化路径研究

被引:6
作者
胡森林 [1 ]
滕堂伟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2] 不详
关键词
江淮城市群; 产业结构; 优化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产业结构是城市群形成发育过程中的核心要素。文章应用产业结构高级度、产业结构合理度、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区位熵四种测度方法,并结合GIS可视化功能,对江淮城市群10个地市的三次产业结构、34类工业、27类制造业的结构特征进行综合定量刻画。研究发现:江淮城市群产业发展层次总体上较低,内部差距显著;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高级度呈现明显的"T"型结构,产业结构合理度则呈现"一圈一带"状分异模式,三者并不协调;城市群各地市之间的工业结构相似度普遍过低,工业结构差异较大,产品和产业链分工较弱;城市群内产业专门化偏高,分工仍以产业间的部门分工为主。根据研究结果,提出"T"型产业空间整合、优势产业分工协作、融入长三角城市群三大发展战略路径。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1+143 +1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中国城市群的发育现状及动态特征 [J].
叶裕民 ;
陈丙欣 .
城市问题 , 2014, (04) :9-16
[2]   江淮城市群旅游经济网络空间结构与空间发展模式 [J].
虞虎 ;
陈田 ;
陆林 ;
王开泳 ;
朱冬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02) :169-180
[3]   城市群的界定与识别研究 [J].
王丽 ;
邓羽 ;
牛文元 .
地理学报, 2013, 68 (08) :1059-1070
[4]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视角的城市群产业结构优化——以武汉城市群为例 [J].
万庆 ;
曾菊新 .
经济地理, 2013, 33 (07) :102-108
[5]   关中城市群产业集聚的空间演变及效应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J].
郝俊卿 ;
曹明明 ;
王雁林 .
人文地理, 2013, 28 (03) :96-100+129
[6]   江淮城市群城市竞争力评价及时空演变研究 [J].
白如山 ;
陈陆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29 (02) :77-85
[7]   长江中游城市群产业分工协作的基础条件分析 [J].
白洁 .
湖北社会科学, 2012, (06) :61-64
[8]   中部城市群产业结构高度化的比较 [J].
何天祥 ;
朱翔 ;
王月红 .
经济地理, 2012, 32 (05) :54-58
[9]   中国城市群投入产出效率的综合测度与空间分异 [J].
方创琳 ;
关兴良 .
地理学报, 2011, 66 (08) :1011-1022
[10]   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 [J].
张卓颖 ;
石敏俊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32-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