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

被引:48
作者
陈飞 [1 ,2 ]
刘东 [1 ,2 ,3 ]
陈云辉 [1 ,2 ]
机构
[1]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
[2] 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3] 不详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关键词
主动配电网; 智能配电系统; 电压控制策略; 分层协调控制; 分布式电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M714.2 [电压调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动配电网中间歇式能源接入给配电网电压控制提出了更高需求。与此同时,可控分布式电源、储能装置及新型配电系统柔性交流输电设备等可控元素的加入在相当程度上增大了配电网电压控制复杂程度,使现有的控制方式受到了挑战。结合主动配电网可控元素复杂多样及控制结构灵活多变的特点提出了主动配电网电压分层协调控制策略。该策略基于配电网辐射状网架结构将控制区域划分为自治控制区域与协调控制区域两部分,并利用等效节点电压上下限指标区分控制边界,规避常规电压控制常见的调节振荡问题,在此基础上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充分利用主动配电网有载调压变压器、分布式电源以及电容器等电压调节设备实现电压越限的调节,并通过算例仿真验证了该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1 / 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主动配电网的分层能量管理与协调控制 [J].
刘东 ;
陈云辉 ;
黄玉辉 ;
尤毅 ;
于文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4, 34 (31) :5500-5506
[2]   分布式电能存储技术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J].
王成山 ;
武震 ;
李鹏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4, 38 (16) :1-8+73
[3]   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 [J].
范明天 ;
张祖平 ;
苏傲雪 ;
苏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12-18+5
[4]   基于合作博弈的多目标无功电压优化模型及其解法 [J].
张明晔 ;
郭庆来 ;
孙宏斌 ;
张伯明 ;
吴文传 ;
王彬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8) :116-121+133
[5]   主动配电网技术及其进展 [J].
尤毅 ;
刘东 ;
于文鹏 ;
陈飞 ;
潘飞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2, 36 (18) :10-16
[6]   基于大规模储能系统的智能电网兼容性研究 [J].
廖怀庆 ;
刘东 ;
黄玉辉 ;
陈羽 ;
柳劲松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0, 34 (02) :15-19
[7]   基于扩展时序距离法和自适应控制的超短期负荷预测 [J].
崔航 ;
王冕 ;
罗贵明 ;
何光宇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9, 33 (15) :3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