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情报学研究范式的冲突与思考

被引:28
作者
周晓英
陈燕方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国情报学; 信息范式; 情报范式; 融合发展; 历史考问; 学科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50 [情报学]; D922.14 [公安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1205 ; 030602 ;
摘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情报法》颁布和实施、《情报学与情报工作发展南京共识》发布、情报学一级学科建设的讨论成为焦点,这些大事件意味着中国情报学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多年来,情报学一直存在着研究对象的"信息"和"情报"之争。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情报工作和信息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情报和信息不可分割,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互转化关系。中国情报学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面向决策服务的情报范式和面向社会服务的信息范式两大研究范式,两大范式各有特点,在新时代需要融合与携手发展。2017年是情报学发展的转折点,其学科发展动态标志着中国情报学开始从粗放式发展走向精细化发展的道路,情报学开始厘清概念之间的交融关系、明确学科基本体系构成、构筑不同研究范式的基本框架,融合更多关联学科的学术资源。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44+123 +123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21]   我国国家情报工作的挑战、机遇和应对 [J].
包昌火 ;
马德辉 ;
李艳 ;
张薇 .
情报杂志, 2016, 35 (10) :1-6+17
[22]   迎接我国科技情报事业的第二个春天 [J].
赵冰峰 .
情报工程, 2016, 2 (04) :8-13
[23]   中国情报学的宣传推介策略 [J].
陈峰 .
情报杂志 , 2016, (03) :1-6
[24]   情报背后的情报——日本利用公开信息获得大庆油田情报的秘密 [J].
曾忠禄 .
情报杂志, 2016, 35 (02) :7-11+6
[25]   情报与信息:一船两夫——读《隐秘与公开:情报服务与信息科学的追忆与联系》 [J].
沈固朝 .
情报探索, 2010, (02) :3-5
[26]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再谈Intelligence与中国情报学 [J].
包昌火 .
图书情报工作, 2009, 53 (08) :5-6
[27]   在情报工作中引入Intelligence的理论和实践 [J].
沈固朝 .
图书情报工作 , 2005, (01) :15-16
[28]   情报学的起源与方向——从布什的《诚如所思》谈起 [J].
周晓英 ;
崔佳佳 ;
唐宇萍 ;
管丽丽 ;
姬永生 ;
陈则谦 ;
不详 .
情报科学 , 2004, (02) :129-132
[29]   穿越冷战的情报科学史及其启示:理查兹“情报科学与冷战的结束”评介 [J].
霍国庆 ;
汪冰 .
情报科学, 1998, (02) :89-95
[30]   Intelligence和我国的情报学研究 [J].
包昌火 .
情报理论与实践 , 1996, (06)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