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本-硕-博”连读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被引:18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丽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何春雄
[
2
]
机构
:
[1]
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华南理工大学理学院
来源
: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年
/ 12卷
/ 04期
关键词
:
“本—硕—博”连读;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D O I
:
10.19366/j.cnki.1009-055x.2010.04.021
中图分类号
:
G642.0 [教学研究与改革];
学科分类号
:
040102 ;
摘要
:
建设创新型国家要有创新型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是研究型大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硕—博"连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近年来高校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实践。本文结合华南理工大学所采取的培养模式,从构建本—硕—博连读培养模式、贯通本科和研究生教学计划、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等方面,探讨如何有效地实施这一培养模式,以期培养出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型的创新人才。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2]
“本—硕—博”连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王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王永生
;
庞之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系系
海军工程大学
庞之洋
;
丁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丁江明
;
刘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刘承江
;
杨琼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杨琼方
;
孙存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孙存楼
;
魏应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魏应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6)
:124
-126+142
[3]
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宏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鸣曦
.
江苏高教,
2009,
(03)
:143
-146
[4]
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颜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颜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兵
;
张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张蕾
.
高等农业教育,
2006,
(04)
:68
-70
[5]
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进
;
刘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刘明珠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09)
:35
-38
[6]
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
[J].
雷彦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讲师
雷彦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德林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09)
:38
-41
[7]
本硕统筹,培养高层次工科人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蔚
;
张文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教务处,清华大学教务处
张文雪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04)
:21
-24
[8]
中国学位制度.[M].骆四铭;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
1
→
共 8 条
[1]
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胡玲琳.华东师范大学.2004, 04
[2]
“本—硕—博”连续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
[J].
王永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
海军工程大学
王永生
;
庞之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机械工程系系
海军工程大学
庞之洋
;
丁江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丁江明
;
刘承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刘承江
;
杨琼方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杨琼方
;
孙存楼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孙存楼
;
魏应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海军工程大学船舶与动力学院
海军工程大学
魏应三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06)
:124
-126+142
[3]
美国高校的研究生培养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宏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鸣曦
.
江苏高教,
2009,
(03)
:143
-146
[4]
研究型大学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J].
颜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颜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兵
;
张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农业大学
张蕾
.
高等农业教育,
2006,
(04)
:68
-70
[5]
贯通式本硕连读培养模式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柳进
;
刘明珠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实验学院 副院长副教授
刘明珠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09)
:35
-38
[6]
美国当代学位制度的特征
[J].
雷彦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讲师
雷彦兴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王德林
.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2,
(09)
:38
-41
[7]
本硕统筹,培养高层次工科人才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蔚
;
张文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教务处,清华大学教务处
张文雪
.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1,
(04)
:21
-24
[8]
中国学位制度.[M].骆四铭; 著.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