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成长机制研究

被引:30
作者
黄胜忠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内生性; 外生性; 悖论;
D O I
10.16011/j.cnki.jjwt.2008.01.014
中图分类号
F321.42 [经济联合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作为"弱者"的小农通过联合来维护其自身利益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初衷,然而,实践中绝大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和发展主要依赖于生产和运销大户、农村基层组织、供销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少数处于相对"强势"地位的非小农群体,这是转型时期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个现实"悖论"。借鉴博弈论的分析方法,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形成过程进行系统分析,以揭示其成长的内在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87 / 9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农业合作社和投资者所有企业的边界——基于交易费用和组织成本角度的分析 [J].
林坚 ;
马彦丽 .
农业经济问题, 2006, (03) :16-20+79
[2]   陕、宁、川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及制约因素调查 [J].
孔祥智 ;
张小林 ;
庞晓鹏 ;
马九杰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5, (06) :52-57
[3]   促进以农产品生产专业户为主体的合作社的发展——以浙江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为例 [J].
张晓山 .
中国农村经济, 2004, (11) :4-10+23
[4]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及问题 [J].
傅晨 .
经济学家, 2004, (05) :101-109
[5]   市场经济下农民合作能力的探讨——兼答蒋国河先生 [J].
贺雪峰 .
探索与争鸣, 2004, (09) :18-21
[6]   对农民合作“理性”的一种解释 [J].
吴理财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8-9
[7]   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 [J].
贺雪峰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01) :5-7
[8]   农业技术创新诱致的组织制度创新——农民专业协会在农业公共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作用 [J].
国鲁来 .
中国农村观察, 2003, (05) :24-31+45
[10]   中国农村市场化进程中的农民合作组织研究 [J].
苑鹏 .
中国社会科学, 2001, (06) :63-73+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