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缺血性卒中的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34
作者
王韵
郝咏刚
董谦
李淑娟
胡文立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青年; 缺血性卒中; 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 危险因素; 同型半胱氨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分析青年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分型以及危险因素,以期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防治有所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12月于我院脑病中心住院的共52例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青年卒中组)的临床资料,随机抽取同期住院的中老年缺血性卒中患者50例作为中老年卒中组,进行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Chinese ischemic stroke subclassification,CISS)病因分型以及危险因素分析。结果①青年卒中组男性46例(88.46%),女性6例(11.54%),与中老年卒中组差异存在显著性(χ2=5.573,P=0.018)。②青年卒中组CISS分型分布依次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large artery atherosclerosis,LAA)46.15%,穿支动脉疾病型(penetrating artery disease,PAD)36.54%,病因不确定型(undetermined etiology,UE)11.54%,心源性卒中型(cardiogenic stroke,CS)5.77%,无一例其他病因型(other etiology,OE)。其分布与中老年卒中组差异无显著性。③青年卒中组患者危险因素暴露率依次为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饮酒、糖尿病、卒中家族史;具有3个以上的危险因素者超过半数,该数量与中老年卒中组相比差异存在显著性(χ2=7.186,P=0.007),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较中老年卒中组增高(t=1.250,P=0.038),叶酸水平较中老年卒中组下降(t=2.106,P=0.007);吸烟(χ2=7.993,P=0.005)、饮酒(χ2=17.005,P=0.000)的暴露率较中老年卒中组升高;LAA亚组Hcy水平高于PAD亚组(t=2.046,P=0.004)。结论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在性别分布、危险因素、卒中病因分型方面具有一定特点,Hcy水平可能与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年龄以及病因分型有关。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危险因素较中老年患者多,控制并减少危险因素,尤其是纠正高Hcy,对青年缺血性卒中的预防十分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376 / 38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青年缺血性卒中患者不同病因和发病机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比较 [J].
史哲 ;
张茗 ;
吴永辉 ;
翟继红 ;
王拥军 .
北京医学, 2013, 35 (02) :88-90
[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急性脑梗死严重程度及中国缺血性卒中亚型分型的关系 [J].
史哲 ;
吴永辉 ;
王拥军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12, 20 (09) :846-848
[3]   同型半胱氨酸、血尿酸水平与不同分型急性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J].
胡玉婷 ;
朱本亮 ;
魏秀娥 ;
袁勇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12, 19 (04) :207-210
[4]   青年卒中的危险因素及病因学调查分析 [J].
张鹏 ;
毕齐 .
中国卒中杂志, 2012, 7 (04) :264-270
[5]  
国内外青年缺血性卒中危险因素及病因研究[J]. 郭旭,毕齐,汤永红.中国卒中杂志. 2012(04)
[7]   Hcy、Hs-CRP及Fg水平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间的差异 [J].
乔淑冬 ;
高晓红 ;
刘娜 ;
樊东升 ;
邓敏 .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2010, 17 (06) :421-422+426
[8]   中国青年脑卒中发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J].
王云霞 ;
卢祖洵 ;
张蕲 ;
汪志宏 .
中国全科医学, 2010, 13 (03) :254-257
[9]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J].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05)
[10]   2359例青年脑卒中患者危险因素研究 [J].
毕齐 ;
张茁 ;
张微微 ;
贾妍娜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2) :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