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冀东震旦、寒武系分界问题的商榷

被引:9
作者
潘江
薛志照
机构
[1] 地质部地质陈列馆,地质部地质陈列馆,
关键词
寒武系; 震旦系; 不整合; 岩中; 地质构造; 灰岩; 景儿; 冀东;
D O I
10.16509/j.georeview.1959.02.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一引言目前关于中国北方震旦系与寒武系的分界问题,其问题关键是分界线究竟应在下马岭页岩的底部,还是应在景儿峪石灰岩(狭义的)的顶部问题。 1956年,我们曾先后在淮南、冀东对寒武纪和震旦纪地层作了一些零星观察,现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供同志们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79+59 +5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峪统在华北平原边缘的踪迹 [J].
杨志坚 .
地质论评, 1958, (01) :25-39
[2]   华北南部寒武系下限问题 [J].
徐嘉炜 .
地质论评, 1958, (01) :41-55+90
[3]   中国古生代各系界线问题 [J].
孙云铸 .
古生物学报, 1957, (03) :467-476
[4]   寒武纪下界问题 [J].
孙云铸 .
地质知识, 1957, (04) :1-2
[5]   关于河南嵩山区的前寒武纪地层及其对比问题 [J].
马杏垣 .
地质学报, 1957, (01) :11-32+129
[6]   山东博山下、中寒武纪地层的初步研究 [J].
张文堂 .
古生物学报, 1957, (01) :13-32+177
[7]   中国之震旦系及其世界之对比 [J].
王鸿祯 .
地质学报, 1956, (04) :477-492+587
[8]   五台山区的震旦系及河北、山西北部震旦纪古地理 [J].
马杏垣 ;
尉葆衡 .
地质学报, 1956, (03) :299-314+409
[9]   淮南寒武纪沉积 [J].
徐嘉炜 .
合肥矿业学院学报, 1956, (00) :22-44
[10]   从中国东部前寒武纪岩系发育论中国东部大地构造分区 [J].
王鸿祯 .
地质学报, 1955, (04) :375-404+4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