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疍民社会与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

被引:8
作者
李宁利
机构
[1] 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
关键词
明清时期; 南海诸岛; 疍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48 [明(1368~1663年)];
学科分类号
0602 ;
摘要
疍民以河海为主要劳动对象,以舟艇为主要生产工具,是连接陆地与海洋的"媒介"。疍民世代从事水运及海洋渔业,劳作并固守在国家的第一道海防线上。本文在回顾明清时期中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以管窥国家海防策略如何参与缔造"疍"的族群标识,以及"疍民"与"水军、岛贼、倭寇、海盗"等群体之间的身份流动。本研究探索明清以来疍民的"国家化"和"汉化"过程,为我国对南海诸岛的管辖提供历史证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6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试论蜑名变迁与蜑民族属 [J].
詹坚固 .
民族研究, 2012, (01) :81-91+110
[2]   海盗与海洋社会权力——以19世纪初“大海盗”蔡牵为中心的考察 [J].
杨国桢 ;
张雅娟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 43 (03) :1-8
[3]   农耕他者的制造——重新审视广东“疍民歧视” [J].
何家祥 .
思想战线, 2005, (05) :45-51
[4]   宗族、市场、盗寇与蛋民——明以后珠江三角洲的族群与社会 [J].
萧凤霞 ;
刘志伟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04, (03) :1-13
[5]   从明清东南海防体系发展看防务重心南移 [J].
卢建一 .
东南学术, 2002, (01) :29-33
[6]   蛋民的历史来源及其文化遗存 [J].
蒋炳钊 .
广西民族研究, 1998, (04) :77-84
[7]   明清广东蛋民的生活习俗与地缘关系 [J].
叶显恩 .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91, (01) :56-62
[8]   明清疍民考略 [J].
傅贵九 .
史学集刊, 1990, (01) :16-23
[9]   倭寇与中国 [J].
戴裔煊 .
学术研究, 1987, (01) :65-70
[10]  
建国后党和政府解决广东疍民问题的举措及成效[D]. 詹坚固.华南师范大学.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