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优良景区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19
作者
蔡碧凡 [1 ,2 ]
陶卓民 [1 ]
葛佩佩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浙江农林大学旅游与健康学院
基金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旅游景区; 空间分布; 影响因素; 浙江省;
D O I
10.16783/j.cnki.nwnuz.2016.04.021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利用ArcGIS 10.1,SPSS 17.0等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平台,对浙江省231个优良等级旅游景区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优良景区总体呈现集聚分布,3A级、4A级和5A级景区在省内的分布类型分别为集聚型、集聚型和均匀型;优良景区在浙北、浙东、浙南、浙西4大地理区域的空间分布,呈现"东北热,西南冷"的格局,景区主要分布在杭州、宁波和绍兴,规模集聚效应逐步显现;在区域范围内,5A级景区的区际分布较为均衡,4A级景区和3A级景区分布相对集中.在探讨景区分布差异的影响机理时,发现其与地区的经济、人口、交通、资源禀赋等因素相关,关联度最大的是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其次是人口数量、交通条件,最后才是旅游资源单体数量,景区分布存在明显的经济、人口导向.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关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1]   安徽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含3A)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 [J].
刘爱华 ;
卢松 .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2, 14 (06) :54-59
[12]   基于GIS的甘肃省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J].
林灵生 ;
赵军 .
江苏商论, 2012, (08) :121-123
[13]  
浙江省旅游交通与线路优化研究.[D].龚珊珊.南京师范大学.2013, 02
[14]  
旅游景区管理.[M].张凌云; 著.旅游教育出版社.2009,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下的后发山区内源式发展——来自浙江遂昌的经验 [J].
王金玲 ;
姜佳将 .
浙江学刊, 2012, (01) :195-202
[16]   北京市A级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及其演化 [J].
毛小岗 ;
宋金平 ;
于伟 .
经济地理, 2011, 31 (08) :1381-1386
[17]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的地区差异及其收敛性——以2001-2009年A级景区为例 [J].
李飞 ;
何建民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11, (04) :83-88+106
[18]   福建省旅游景区空间结构研究——基于国家3A级以上旅游景区的统计分析 [J].
黄远水 ;
陈钢华 ;
伍弦 .
经济地理, 2010, 30 (07) :1195-1199
[19]   武汉城市圈国家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 [J].
袁俊 ;
余瑞林 ;
刘承良 ;
蒋永业 .
经济地理, 2010, 30 (02) :324-328
[20]   大连市旅游景区空间结构分析与优化 [J].
王恒 ;
李悦铮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0, 29 (01) :84-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