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3 条
西天山古生代铜金多金属矿床类型、特征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演化
被引:55
作者:
王志良
毛景文
张作衡
左国朝
王龙生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2] 甘肃省地质调查院
来源:
关键词:
铜金矿床;
矿床特征;
成矿地球动力学;
西天山;
新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铜金矿床的含矿主岩和成矿作用方式 ,西天山的铜矿床主要可划分为 3种类型 :斑岩型、夕卡岩型和火山热液型 ;金矿床可划分为 2种类型 :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型。研究区从北到南可划分为 3条东西向的成矿带 :1阿拉套—科古琴铜多金属成矿带 ,分布着与中元古界灰岩和海西中期中酸性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 -夕卡岩铜矿、与海西中期酸性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 ;2博罗科洛金多金属成矿带 ,分布着与下石炭统中酸性火山碎屑岩和中—基性熔岩有关的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与海西中期中酸性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金矿 ;3阿吾拉勒铜银多金属成矿带 ,分布着与二叠纪陆相中基性火山岩有关的火山热液型铜矿、与海西晚期中酸性浅成侵入岩有关的斑岩型铜矿。通过对西天山古生代的地球动力学演化探讨 ,认为上述 3条成矿带对应的大地构造单元分别为阿拉套—科古琴晚古生代岛弧带、博罗科洛晚古生代弧后盆地和阿吾拉勒二叠纪裂谷带。
引用
收藏
页码:836 / 847
页数:12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