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江堰庙坝地震高位滑坡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被引:10
作者
苟富刚
王运生
吴俊峰
陈宁
邓茜
机构
[1] 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汶川地震; 高位滑坡; 碎屑流; 成因机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5.12汶川地震诱发了数以万计的滑坡,其中有一类地震高位滑坡呈现出不同于典型滑坡破坏运动模式,都江堰市虹口乡庙坝滑坡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庙坝滑坡位于龙门山中央断裂带中段,滑坡方量约113×104m3。作者通过对庙坝滑坡详细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力求揭示该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详细分区。根据该滑坡的分区及动力特征,作者认为其形成过程可概括为:孕育-启动加速-高速运动-停积堆积。在孕育阶段,作者把强震对斜坡岩体产生的加速度耦合坡体结构解释了其高速剪出的原因,其成因模式类似于拉裂-散体滑移→拉裂-顺层滑移的空间组合;在启动→高度运动阶段,作者耦合该滑坡地形地貌,对抛射体进行了运动程式分析,该滑坡平均运动速度为20.1m.s-1,整个形成过程仅用了32s;在停积堆积阶段,作者耦合坡体植被及微地貌解释了上部堆积区(Ⅲ1)形成的特殊性。基于以上滑坡形成机制的分析,作者得出地球内外动力的耦合作用正是该地震高位滑坡形成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汶川地震诱发大型滑坡分布规律研究 [J].
许强 ;
李为乐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6) :818-826
[2]   2010年7·27四川汉源二蛮山滑坡-碎屑流特征与成因机理研究 [J].
许强 ;
董秀军 ;
邓茂林 ;
陈龙 ;
胡泽铭 .
工程地质学报, 2010, 18 (05) :609-622
[3]   树木对滚石拦挡效应研究 [J].
黄润秋 ;
刘卫华 ;
龚满福 ;
周江平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1) (S1) :2895-2901
[4]   地震高位滑坡形成条件及抛射运动程式研究 [J].
王运生 ;
徐鸿彪 ;
罗永红 ;
吴俊峰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11) :2360-2368
[5]   汶川地震内外动力耦合及灾害实例 [J].
张永双 ;
石菊松 ;
孙萍 ;
姚鑫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2) :131-141
[6]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高速远程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2) :153-166
[7]   5.12汶川大地震诱发大型崩滑灾害动力特征初探 [J].
许强 ;
黄润秋 .
工程地质学报, 2008, 16 (06) :721-729
[8]   四川5.12地震次生地质灾害的基本特征初析 [J].
张永双 ;
雷伟志 ;
石菊松 ;
吴树仁 ;
王献礼 .
地质力学学报, 2008, (02) :109-116
[9]   高烈度区水电工程岩石高边坡三维地震动力响应分析 [J].
王环玲 ;
徐卫亚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 (S2) :5890-5895
[10]  
工程地质分析原理[M]. 地质出版社 , 张倬元等编著,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