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MANAC模型对大豆产量的模拟

被引:6
作者
温美丽
高晓飞
谢云
刘宝元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广州地理研究所,广州,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ALMANAC模型; 大豆产量; 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本文使用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对黑龙江省嫩江县鹤山农场的大豆产量进行了模拟,并探讨了影响大豆模拟产量与实际产量差异的原因。研究结果发现,1991年2003年鹤山农场大豆的平均实际产量和模拟产量分别为2·75t/hm2和3·00t/hm2左右,误差为8·9%左右;大豆的实际产量与模拟产量趋势一致,均呈降低的趋势,说明模型能够用于模拟大豆的生产。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某些突发的自然灾害。模拟得到的温度和水分的胁迫日数与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有较一致的关系,即温度胁迫有减少的趋势,水分胁迫有增加的趋势。模拟结果还发现,提高大豆的出苗密度可以增加大豆的产量,但增加值与生长季的降水量有一定的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中国东北近50年干旱发展及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响应 [J].
谢安 ;
孙永罡 ;
白人海 .
地理学报, 2003, (S1) :75-82
[2]   中国东北地区地表干湿状况的变化及趋势分析 [J].
孙力 ;
沈柏竹 ;
安刚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5) :542-552
[3]   用ALMANAC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冬小麦生长 [J].
高晓飞 ;
谢云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4) :505-510
[4]   近20年气候变暖对东北农业生产水热条件影响的研究 [J].
王石立 ;
庄立伟 ;
王馥棠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3, (02) :152-164
[5]   黑龙江省近50年干旱发展事实及分析 [J].
白人海 .
黑龙江气象, 2003, (01) :9-14
[6]   应用EPIC模型计算黄土塬区作物生产潜力的初步尝试 [J].
王宗明 ;
梁银丽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481-487
[7]   农田生态系统模型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 [J].
于强 ;
王天铎 .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5) :22-27
[8]   黄土高原地区秋粮作物生产潜力模拟研究 [J].
李军 ;
王立祥 ;
邵明安 ;
樊廷录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5) :56-60
[9]   黄淮海平原林网保护区夏玉米生长过程的数值模拟 [J].
宋帅 ;
周林 ;
王汉杰 .
应用生态学报, 2000, (04) :527-531
[10]   SOYGRO模型在大豆产量预测中的应用 [J].
赵军 .
大豆科学, 1999, (01) :68-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