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2015年中国种植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与农业发展的关系

被引:69
作者
陈炜 [1 ]
殷田园 [1 ]
李红兵 [2 ]
机构
[1] 陕西省灾害监测与机理模拟重点实验室/宝鸡文理学院地理与环境学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种植业碳排放; 时空分布特点; 单位GDP碳排放; EKC曲线; 脱钩-耦合;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9.039
中图分类号
S181 [农业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我国1997~2015年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农用物资(化肥、农药、农用塑料、灌溉和农业机械)投入所引起的碳排放,揭示我国种植业自1997~2015年碳排放时空分布规律的特征,并分析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15年我国种植业碳排放总量为9671万t,较1997年增加了51%,而种植业碳排放增速呈现出明显的"下降-上升-下降"的变化特征;不同碳排放源中,化肥使用是中国种植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占排放总量的56%;碳排放增速具有显著的地域性,西部和东北地区碳排放增速高于东部、中部地区;自1997~2015年中国单位GDP碳排放比逐渐降低,并且地区之间差异减小;目前中国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GDP符合EKC曲线:在东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GDP处于脱钩状态,而西部地区种植业碳排放与农业GDP仍处于耦合状态。我国种植业碳排放基本进入低碳发展的模式,但地区之间碳排放差异较大。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4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