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附视频

被引:5
作者
林洪鑫 [1 ]
曹开蔚 [2 ]
熊多根 [3 ]
程飞虎 [2 ]
彭春瑞 [1 ]
黄大山 [2 ]
陈忠平 [2 ]
机构
[1]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国家红壤改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3] 江西省南昌县粮油生产管理站
关键词
水稻; 机插; 育秧基质; 秧苗素质; 产量;
D O I
10.16498/j.cnki.hnnykx.2013.07.020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以双季早稻春光1号、中嘉早17和双季晚稻荣优225、合美占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育秧基质对双季早晚稻机插秧苗素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早稻秧苗以M3(育秧肥)的叶龄和茎基宽较大,M1(水稻专用育秧基质)的百苗干重最轻,而晚稻秧苗以M3的叶龄和茎基宽略小,M1的百苗干重最重。早晚稻以M3的苗高较矮,M3的成穗率较高,M1的出苗率、弱苗率、生物产量和每穗粒数较高。早稻采用M1,晚稻采用M3的产量较高。在13.33 cm机插株距下,早稻产量以中嘉早17高于春光1号,晚稻荣优225高于合美占,且23.33 cm行距机插高于30.00 cm。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3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江苏中部机插稻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关系的分析 [J].
于林惠 ;
丁艳锋 ;
朱庆森 ;
窦永秀 ;
沈建辉 ;
薛艳凤 ;
凌启鸿 .
江苏农业学报, 2011, (01) :19-24
[2]   不同化学调控剂在水稻机插育秧中的作用 [J].
赵红 ;
潘晓华 ;
石庆华 ;
熊多根 .
安徽农业科学, 2008, 36 (34) :14915-14916+14918
[3]   苗床落谷密度、施肥量和秧龄对机插稻苗质及大田产量的影响 [J].
沈建辉 ;
邵文娟 ;
张祖建 ;
景启坚 ;
杨建昌 ;
陈文林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6, (03) :402-409
[4]   三种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J].
张国良 ;
周青 ;
韩国路 ;
王其传 ;
吴秀琴 .
江苏农业科学, 2005, (01) :19-20
[5]   水稻机插中苗双膜育秧落谷密度对苗质和产量影响的研究 [J].
沈建辉 ;
邵文娟 ;
张祖建 ;
杨建昌 ;
曹卫星 ;
朱庆森 .
作物学报, 2004, (09) :906-911
[6]   不同育秧方式对水稻机插秧苗素质的影响 [J].
沈建辉 ;
曹卫星 ;
朱庆森 ;
薛艳凤 ;
景启坚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3, (03) :7-9
[7]   水稻育秧专用肥在早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J].
彭春瑞 ;
涂田华 ;
周国华 ;
邱才飞 ;
陈先茂 .
江西农业学报, 2003, (02) :7-11
[8]   早稻不同育秧方式的比较研究 [J].
李祖章 ;
刘光荣 ;
彭志平 ;
谢恒 ;
黄晓峰 ;
熊小兴 .
江西农业学报, 2001, (03)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