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相互作用模型中的目的地竞争效应——基于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8
作者
陶卓霖 [1 ,2 ]
戴特奇 [3 ]
郑清菁 [3 ]
梁进社 [3 ]
机构
[1]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北京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空间相互作用模型; 重力模型; 目的地竞争模型; 空间结构; 距离衰减参数;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7.02.003
中图分类号
TU982.2 [中国区域规划]; U293.13 [];
学科分类号
083301 ; 082303 ;
摘要
目的地竞争模型是空间相互作用领域的重要进展之一,但其有效性尚未得到一致认可,且缺乏基于中国的实证依据。基于中国2010年城市间铁路客流数据,采用目的地竞争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并与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相比较,以检验目的地竞争模型在实际应用中的有效性。结果表明:1空间结构对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存在显著影响,目的地之间存在较强的竞争效应;2目的地竞争模型的引入显著地减弱了距离衰减参数的空间自相关程度,较大程度上改善了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的距离衰减参数标定偏误问题;3既有研究中在区域尺度下对传统空间相互作用模型(即重力模型)参数的标定及实证分析可能会存在偏误,目的地竞争模型这一改进模型具备应用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181 / 18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多边效应机制分析 [J].
蒲英霞 ;
韩洪凌 ;
葛莹 ;
孔繁花 .
地理学报, 2016, 71 (02) :205-216
[2]   东北地区城市经济联系的空间格局及其演化 [J].
赵东霞 ;
韩增林 ;
赵彪 .
地理科学, 2016, 36 (06) :846-854
[3]   中国航空联系的网络结构与区域差异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地理科学, 2015, 35 (10) :1220-1229
[4]   重力模型参数空间差异研究——以中国城市间铁路客流为例 [J].
郑清菁 ;
戴特奇 ;
陶卓霖 ;
张萌萌 .
地理科学进展, 2014, 33 (12) :1659-1665
[5]   基于重力模型的中国金融中心体系识别 [J].
程婧瑶 ;
樊杰 ;
陈东 .
经济地理, 2013, (03) :8-14
[6]   旅游网站信息流距离衰减及其空间形态研究 [J].
元媛 ;
刘浩杰 ;
路紫 .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30 (02) :241-244
[8]   基于重力模型的河南省公路客流空间运输联系 [J].
李斌 ;
许立民 ;
秦奋 ;
孔云峰 .
经济地理, 2010, 30 (06) :955-959
[9]   中国交通流的衰减函数模拟及特征 [J].
王成金 .
地理科学进展, 2009, 28 (05) :690-696
[10]   重力模型系数时间变化路径分析——以中国城际铁路旅客交流为例 [J].
戴特奇 ;
刘毅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4) :1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