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沙尘暴的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源探讨

被引:30
作者
谢远云 [1 ]
何葵 [2 ]
周嘉 [2 ]
康春国 [3 ]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2] 哈尔滨师范大学
[3]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哈尔滨沙尘; 化学组成; 沙尘源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45.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哈尔滨2002年3月20日的沙尘沉降物进行了收集。地球化学元素分析表明,哈尔滨沙尘暴沉降物化学成分以SiO2、Al2O3和Fe2O3为主,三者之和达77.8%,比兰州沙尘暴沉积物高8.72%,比兰州黄土高7.06%。V、Rb、Nb、Ba等微量元素含量要明显高于兰州沙尘,而Ni、Cu、Pb、Zn、As、Sr则低于兰州沙尘。Ca、Na、Sr元素的富集因子明显小于1,为亏损元素;Mg、K、Si、Fe、Mn、P、Ti、Co、Ni、V等元素的富集因子都在1左右,主要是地壳来源,来源于地表土的风力起尘。Cu、Pb、Zn、Cr、Se等元素有一部分来自于地壳源之外的其他污染源;As、Cd和Sb元素的富集因子大于10,为大气污染来源。沙尘的化学组成及富集因子、判别函数、物源指数、地表土的粘粒率、化学风化指标等分析表明,西北黄土的元素组成非常接近兰州沙尘,而明显不同于哈尔滨沙尘,哈尔滨沙尘源区不同于西北黄土及兰州沙尘,其气候生物状况和化学风化程度要明显好于或高于西北沙尘源区。
引用
收藏
页码:255 / 26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M].曹伯勋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5,
[2]  
甘青地区的黄土地层学与第四纪冰川问题.[M].陈发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3,
[3]  
中国土壤.[M].熊毅;李庆逵 主编.科学出版社.1987,
[4]   哈尔滨2002年3月20日沙尘暴沉降物的粒度特征及其意义 [J].
何葵 ;
谢远云 ;
张丽娟 ;
周嘉 ;
康春国 .
地理科学, 2005, (05) :87-90
[5]   沙尘暴天气及其研究进展综述 [J].
王炜 ;
方宗义 ;
不详 .
应用气象学报 , 2004, (03) :366-381
[6]   2002年北京特大沙尘暴的理化特性及其组分来源分析 [J].
孙业乐 ;
庄国顺 ;
袁蕙 ;
张兴赢 ;
郭敬华 .
科学通报, 2004, (04) :340-346
[7]   北京周边地区沙尘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环境背景 [J].
吕新苗 ;
刘惠清 ;
王文杰 ;
吴绍洪 .
地理研究, 2004, (01) :38-44
[8]   北京2002年3月20~21日尘暴过程的降尘量与降尘粒度特征 [J].
王赞红 ;
夏正楷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95-99
[9]   北京市春季沙尘暴天气大气气溶胶污染特征研究 [J].
王玮 ;
岳欣 ;
刘红杰 ;
潘志 ;
汤大钢 ;
王英 ;
杜尧国 ;
苏红梅 ;
钱枫 ;
坂本和彦 .
环境科学学报, 2002, (04) :494-498
[10]   中国北方典型沙尘暴的遥感分析 [J].
范一大 ;
史培军 ;
王秀山 ;
潘耀忠 .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2) :289-294+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