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的政策体系研究

被引:6
作者
赵荣钦 [1 ,2 ]
丁明磊 [1 ]
黄贤金 [2 ]
机构
[1]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碳捕集、利用与封存; 政策体系; 碳减排; 生态风险;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701 [废气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面临全球碳排放量的大幅增长和全球碳减排的压力,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被认为是有望实现化石能源大规模低碳化利用的新兴技术。在总结CCUS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关键驱动要素的基础上,结合该技术在中国的发展优势和挑战,提出了中国CCUS技术发展的政策体系框架和基本思路,主要包括:发展规划与协调政策体系、大规模及商业化应用管理体系、环境管理及生态风险监测与评估体系、碳金融及碳补偿政策体系、社会效应评估与公共宣传政策体系等。对于中国CCUS技术的未来发展,建议持谨慎乐观的态度:一方面加强其环境影响和生态风险的监测与评估,另一方面重视技术研发和国际合作,完善中国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框架,以引导该技术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16 / 12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CO捕集与封存研究进展及其在我国的发展前景 [J].
张振冬 ;
杨正先 ;
张永华 ;
曲健凤 ;
闫吉顺 ;
霍传林 .
海洋环境科学 , 2012, (03) :456-459
[2]   我国发展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技术的挑战及对策建议 [J].
甘志霞 ;
刘学之 ;
尚玥佟 .
中国科技论坛, 2012, (04) :135-138
[3]   中国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与示范 [J].
仲平 ;
彭斯震 ;
贾莉 ;
张九天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12) :41-45
[4]   全球碳捕集与封存(CCS)技术最新进展 [J].
凯特 .
能源研究与利用, 2011, (02) :16-16
[5]   碳捕获与封存技术潜在的环境影响及对策建议 [J].
刘兰翠 ;
曹东 ;
王金南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0, 6 (04) :290-295
[6]   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J].
李雪静 ;
乔明 .
中外能源, 2008, (05) :104-107
[7]  
二氧化碳捕集与封存[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国际能源署(IEA), 2010
[8]   Barriers and incentives of CCS deployment in China: Results from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J].
Liang Dapeng ;
Wu Weiwei .
ENERGY POLICY, 2009, 37 (06) :2421-2432
[9]   Effective EU and Member State policies for stimulating CCS [J].
Groenenberg, Heleen ;
de Coninck, Heleen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08, 2 (04) :653-664
[10]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J].
Gibbins, Jon ;
Chalmers, Hannah .
ENERGY POLICY, 2008, 36 (12) :4317-4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