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3 条
赣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低变质强变形行为与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
被引:7
作者:

秦松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章泽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赵温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蔡雄飞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顾延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来源:
关键词:
赣北;
中元古代;
双桥山群;
低级变质;
强烈变形;
格林威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3 [变质岩];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广泛分布于赣北地区的中元古界双桥山群 ,以低级区域变质作用、强烈构造变形、具陆内造山带构造变形特征 ;其成因系在华夏古陆与扬子古陆的碰撞拼接过程中 ,其应力向陆内传递的结果 ;时间大致在 110 0~ 80 0 Ma,与全球格林威尔期造山作用相当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Rodinia超大陆构造演化研究的新进展和主要目标[J]. 地质科技情报, 2001, (01) : 15 - 19徐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 [2] 我国境内格林威尔期造山带的存在及其对中元古代末期超大陆再造的制约附视频[J]. 地质科学, 1999, (03) : 259 - 272李江海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穆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北京
- [3] 中国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与Rodinia超大陆[J]. 高校地质学报, 1999, (02) : 29 - 37郭进京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陆松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赵风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西北大学地质系
- [4] 闽、浙、赣晚前寒武纪构造格局探讨[J]. 地质论评, 1998, (06) : 561 - 567邓家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江西临川,,江西临川,张志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地质学院,华东地质学院江西临川,,江西临川,
- [5] 论赣西北中元古界双桥山群构造样式地层序列及地质意义[J]. 中国区域地质, 1998, (04) : 30 - 35章泽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曾佐勋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张雄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学院
- [6] 新元古时期Rodinia超大陆研究进展述评[J]. 地质论评, 1998, (05) : 489 - 495陆松年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
- [7] 华夏古陆晚前寒武纪的活动痕迹[J].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 1998, (02) : 46 - 53邓家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地质学院!江西临川张志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华东地质学院!江西临川
- [8] 江南中、新元古代岛弧的运动学和动力学[J]. 高校地质学报, 1996, (01) : 1 - 13郭令智,卢华复,施央申,马瑞士,孙岩,舒良树,贾东,张庆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 [9] 极低级变质作用和极低级变质带综述[J]. 地质科技情报, 1995, (01) : 1 - 8索书田,游振东,周汉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
- [10] 应用X射线衍射分析胶北蓬莱群板岩中的变质作用[J]. 地质与勘探, 1994, (02) : 42 - 49朱光,徐嘉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合肥工业大学,英国地质调查所,英国威尔士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