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对生物实验和教学的重大影响

被引:19
作者
江海平
冯鸿
机构
[1] 四川教育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虚拟生物实验室; 生物信息学虚拟实验室; 学习方式; 影响;
D O I
10.16288/j.yczz.2007.12.002
中图分类号
Q-3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与技术];
学科分类号
07 ; 0710 ; 09 ;
摘要
结合生物虚拟实验室和生物信息学虚拟实验室的发展和特点,提出虚拟现实技术的发生与发展将对生物实验和教学产生的一些重大影响和变革,并分析该项技术对高等学校的教育方法和学习者的学习方式和思维发展可能带来的重大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529 / 153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人工生命方法的虚拟鱼行为模型 [J].
权晓林 ;
钟绍春 ;
王文永 ;
徐骞 .
系统仿真学报, 2006, (S2) :45-47+51
[2]   利用基因表达系列分析数据库进行数字化基因差异显示筛选胃癌相关基因 [J].
熊芳 ;
肖大光 ;
曾朝阳 ;
熊炜 ;
阳菊华 .
中国医师杂志, 2006, (03) :302-305
[3]   类比推理对培养生物学科人才创新思维的作用 [J].
江海平 .
生物学杂志, 2005, (05) :56-58
[4]   高校教学型虚拟实验室建设的现状与建议 [J].
黄慕雄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09) :77-80
[5]   BLAST序列比对与生物医学文献检索 [J].
丁六松 ;
张宇伟 .
情报杂志, 2003, (04) :74-75
[6]   美国的虚拟现实研究 [J].
唐沈 .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1995, (10) :29-31
[7]  
生物信息学[M]. 科学出版社 , 张阳德编著, 2004
[8]  
灵境漫话[M]. 清华大学出版社 , 汪成为,祁颂平编著, 1996
[9]  
Exhaustive mining of EST libraries for genes 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in normal and tumour tissues. Schmitt A O, Specht T, Beckmann G, et al.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1999
[10]  
Http//:Nobelprize.Org/chemistry/educational/ vb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