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打赢脱贫攻坚战中反贫困治理体系的创新维度

被引:32
作者
左停
金菁
李卓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
关键词
贫困治理体系; 治理下移; 协作治理; 参与式治理; 多样化措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反贫困治理体系创新既是帮助穷人的民生工程,也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创新,中国的反贫困正在从临时的、项目制的治理转向制度性治理。为了提高反贫困治理绩效,中国政府在反贫困治理体系方面做了大量创新,其中4个维度的创新对国家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一是反贫困治理重心的下移,包括扶贫理念贴近群众、帮扶措施要精准和工作人员下移;二是反贫困协作治理框架的形成,包括跨部门领导小组及多部门参与反贫困措施和贫困县涉农资金县级整合;三是反贫困中不同利益主体参与的扩大,包括目标人群、社区居民、合作社、第三方机构、商业主体的参与;四是反贫困治理工具措施载体的多样化,针对多样性的致贫原因实施多样化治理的工具,并探索治理工具的时空组合。当然反贫困治理体系机制改革在这4个维度仍有许多亟待探索研究之处,如基层单位自治能力的提高、长效机制的建立、内生动力的强化、商业盈利与扶贫效果的平衡以及政策实施过程的完善。
引用
收藏
页码:6 / 12+89 +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2]   精准扶贫与驻村帮扶 [J].
王晓毅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16, (03) :56-62
[3]   我国减贫实践探索及其理论创新:1978~2016年 [J].
张琦 ;
冯丹萌 .
改革, 2016, (04) :27-42
[4]   精准扶贫:中国扶贫开发模式的内生变革与治理突破 [J].
莫光辉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6, (02) :73-77+94
[5]   协作治理是适合中国现实需求的治理模式 [J].
郭道久 .
政治学研究, 2016, (01) :61-70+126
[6]   “六个精准”是精准扶贫的本质要求──习近平精准扶贫系列论述探析 [J].
汪三贵 ;
刘未 .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6, (01) :40-43+93
[7]   新常态下“精准扶贫”的包容性创新机制研究 [J].
赵武 ;
王姣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5, 25(S2) (S2) :170-173
[8]   精准扶贫机制实施的政策和实践困境 [J].
唐丽霞 ;
罗江月 ;
李小云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51-156
[9]   精准扶贫:内涵、实践困境及其原因阐释——基于宁夏银川两个村庄的调查 [J].
葛志军 ;
邢成举 .
贵州社会科学, 2015, (05) :157-163
[10]   我国农村贫困治理体系演进与精准扶贫附视频 [J].
黄承伟 ;
覃志敏 .
开发研究, 2015, (02) :5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