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与应用

被引:9
作者
金星 [1 ]
李山有 [1 ]
李祖宁 [2 ]
康兰池 [3 ]
李军 [1 ]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 福建省地震局
[3] 福州大学
关键词
地震监测台网; 监测资源; 公共安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78 [地震台、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地震监测台网的发展也日新月异,设备性能、技术系统、台网密度正逐步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同时积累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如何利用这些监测资源,更好地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安全服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本文认为提取有用的地震前兆信息、提升地震速报能力、扩展烈度速报功能是地震监测台网为地震预报和地震应急服务的重点;整合台网资源,构筑统一标准、多用途的地震监测网络是建设公共安全服务技术平台的前提;工程、海洋、气象、环保等是地震监测资源的主要服务领域。因此,开发监测资源,加强自主创新,构筑技术平台,拓展服务领域是未来地震监测台网为社会和公共安全服务的重要发展方向。
引用
收藏
页码:242 / 2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位移 [J].
金星 ;
马强 ;
李山有 .
地震学报, 2005, (01) :79-85
[2]   利用数字化速度记录实时仿真位移与加速度时程 [J].
金星 ;
马强 ;
李山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06) :9-14+38
[3]   地震预警系统与智能应急控制系统研究 [J].
李山有 ;
金星 ;
马强 ;
宋晋东 .
世界地震工程, 2004, (04) :21-26
[4]   宽频带强震仪与地震仪同一台基上记录仿真对比研究 [J].
金星 ;
马强 ;
李山有 ;
杨文东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05) :7-12
[5]   利用数字强震仪记录实时仿真地动速度 [J].
金星 ;
马强 ;
李山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4, (01) :49-54
[6]   单自由度系统地震动力反应的实时计算方法 [J].
马强 ;
金星 ;
李山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05) :61-68
[7]   中国强震动观测展望 [J].
李山有 ;
金星 ;
刘启方 ;
孔戈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02) :1-7
[8]   四种计算地震反应数值方法的比较研究 [J].
金星 ;
马强 ;
李山有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3, (01) :18-30
[9]   地震动强度与地震烈度速报研究 [J].
李山有 ;
金星 ;
陈先 ;
马强 .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2002, (06) :1-7
[10]   地理坐标下网格化数据等值线的处理及编程 [J].
李圣强 ;
姜立新 ;
李闽峰 ;
杨满栋 ;
米宏亮 .
山西地震, 2002, (02) :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