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历史地位

被引:17
作者
韩建业
机构
[1]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历史系北京
关键词
新石器时代; 中原文化; 中国相互作用文化圈; 早期中国; 历史地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871.13 [新石器时代];
学科分类号
060102 ;
摘要
可能是由于受气候环境周期性变化的制约,新石器时代中原文化的实力、内部统一性和对外文化关系呈现出2000年左右的周期性变化。正是在这种周期性的变化过程中,中原文化得以呈螺旋式发展壮大,“中国相互作用文化圈”的范围由小到大、内部联系日趋密切、认同感日益加强,具有历史意义的“早期中国”从酝酿至雏形到最终形成。可以说中原文化不但在其发展的高峰期具有突出的核心地位,总体上也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涿鹿之战探索 [J].
韩建业 .
中原文物, 2002, (04) :20-27
[2]   唐伐西夏与稷放丹朱 [J].
韩建业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04) :119-123
[5]   北辛文化研究 [J].
栾丰实 .
考古学报, 1998, (03) :265-288
[6]   仰韶时代——史前社会的繁荣与向文明时代的转变 [J].
张忠培 .
文物季刊, 1997, (01) :4-11+13+16-49+69
[7]   黄河流域空三足器的兴起 [J].
张忠培 .
华夏考古, 1997, (01) :30-48+113
[8]   王湾三期文化研究 [J].
韩建业 ;
杨新改 .
考古学报, 1997, (01) :1-22
[9]   禹征三苗探索 [J].
杨新改,韩建业 .
中原文物, 1995, (02) :46-55
[10]   论仰韶文化史家类型 [J].
王小庆 .
考古学报, 1993, (04) :415-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