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转轨时期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兼论中国货币政策双重目标的体制根源

被引:11
作者
张磊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干中学; 金融欠发达; 货币非超中性; 通货膨胀; 货币政策双重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2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F822.5 [通货膨胀];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摘要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含有资本品生产不对称信息和消费品生产流动性约束的干中学世代交叠模型,证实了在干中学发展阶段和金融欠发达共同作用下,中国需要实行国家隐性担保和利率管制相配合的金融体制,并实行适应性货币政策,激励银行信用扩张,加速企业投资和经济增长。运用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释中国转轨时期正的货币非超中性和通货膨胀并存格局,并在此基础上剖析相应的兼顾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控制的货币政策双重目标体制根源。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6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21]   经济改革中投资扩张和通货膨胀的行为机制 [J].
王一江 .
经济研究, 1994, (06) :3-10+55
[22]   当前流动资金短缺机制及其缓解对策 [J].
蒋跃 .
经济研究, 1986, (05) :36-41+35
[23]   货币供给超前增长规律探索 [J].
郑先炳 .
经济研究, 1986, (02) :62-65+56
[24]   什么是信用膨胀,它是怎样引起的? [J].
黄达 ;
周升业 .
经济研究, 1981, (11) :2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