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市流动沙地植物沙障治理模式的研究

被引:18
作者
王树力
刘玉山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
[2] 赤峰市林业治沙管理站 哈尔滨市
[3] 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
关键词
流动沙地; 植物沙障; 治理模式;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5.04.035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连续5年的实地调查与观测,研究了10种流动沙地植物沙障治理模式的适用范围、植被恢复效果、沙丘移动距离及投入与产值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地区的降水量水平能够保证踏郎等植物种条的成活,可利用植物沙障治理流沙。除平铺草方格沙障内植小叶锦鸡儿模式和播种草方格内播踏郎、小叶锦鸡儿模式不适应沙丘上部外,10种流动沙地治理模式均属适用模式,但各模式在植被恢复速度、投入、产值和控制沙丘移动速度等方面具有一定差别。相对而言,效果最好的是踏郎植物活沙障模式和小黄柳、踏郎植物活沙障模式,其次是小黄柳植物活沙障模式和踏郎填充料活沙障模式,第三是小黄柳填充料活沙障模式、草方格沙障内植踏郎模式和草方格沙障内植踏郎、小叶锦鸡儿模式,最差是平铺草方格沙障内植小叶锦鸡儿模式、播种草方格内播踏郎、小叶锦鸡儿模式和草方格沙障内植小黄柳模式。研究结果为流动沙地的治理提供了科学合理的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144 / 14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接坝地区沙地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 [J].
冯学赞 ;
张万军 ;
曹建生 ;
张宝山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4, (03) :73-75
[2]   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J].
高永 ;
邱国玉 ;
丁国栋 ;
清水英幸 ;
虞毅 ;
胡春元 ;
刘艳萍 ;
户部和夫 ;
王义 ;
汪季 .
中国沙漠, 2004, (03) :111-116
[3]   河西走廊50a治沙措施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未来思路 [J].
常兆丰 ;
刘虎俊 .
中国沙漠, 2001, (S1) :89-93
[4]   通辽市风沙区水土流失现状及防治思路 [J].
张志芬 ;
吴文奇 ;
刘东升 .
中国水土保持, 2001, (06) :33-34
[5]   毛乌素沙地不同防风材料降低风速效应的比较 [J].
黄富祥 ;
高琼 .
水土保持学报, 2001, (01) :27-30+38
[6]   科尔沁沙地采用人工植被对流沙治理的技术 [J].
张铜会 ;
赵哈林 ;
常学礼 ;
大黑俊哉 ;
白户康人 ;
谷山一郎 .
中国沙漠, 2000, (S1)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