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油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与油气富集

被引:16
作者
梁锋 [1 ]
范军侠 [2 ]
李宏伟 [2 ]
侯伯刚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大港油田; 板桥凹陷; 构造变换带; 构造古地理; 断鼻; 油气富集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伸展断陷盆地中,构造变换带对油气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其附近往往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伸展断裂沿走向上发生伸展量呈消长关系变化的部位通常是构造变换带发育的部位。由于地层的沉降幅度在构造变换带附近具有减小的趋势,沿构造变换带走向上地层沉降幅度的差异造成了大港油田板桥凹陷"凸、凹相间"的构造古地理格局。构造变换带附近往往发育断鼻等正向构造,因此,构造变换带也常常是油气富集的有利部位。研究发现,板桥凹陷构造变换带较为发育,且其附近断鼻构造圈闭发育,并处于生烃洼陷之中,因此,构造变换带成为板桥凹陷油气较为富集的有利部位。
引用
收藏
页码:73 / 7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辽东湾北部地区走滑构造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 [J].
范军侠 ;
李宏伟 ;
朱筱敏 ;
田世澄 .
古地理学报, 2006, (03) :415-418
[2]   中新生代辽河盆地区域应力场变化及其成因 [J].
孙红军 .
古地理学报, 2002, (04) :61-69
[3]   黄骅盆地一级构造变换带的特征与成因 [J].
邬光辉 ;
漆家福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9, (02) :29-32
[4]   裂谷盆地转换构造及其石油地质意义 [J].
胡望水 .
国外油气勘探, 1994, 6 (02) :145-154
[5]  
油区构造解析[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漆家福, 2006
[6]  
伸展断陷盆地分析[M]. 地质出版社 , 陈发景等编著, 2004
[7]  
渤海湾盆地前第三系构造演化与潜山油气成藏模式[M].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周立宏等, 2003
[8]  
Transfer structures and their importance to hydrocarbon exploration within rift basins. Hu Wangshui. Oil & Gas Prospecting Abroad . 1994
[9]  
Structure Analysis of Oil Area. Qi Jiafu,Xia Yiping,Yang Qiao. Petroleum Industry Press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