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小麦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14
作者
张云兰 [1 ]
王龙昌 [1 ]
邹聪明 [1 ]
胡小东 [1 ]
何遂 [2 ]
朱建国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
[2] 北碚区气象局
关键词
紫色土丘陵区; 保护性耕作; 小麦; 光合; 干物质积累;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采用对比试验法研究了紫色土丘陵区保护性耕作对小麦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和秸秆覆盖+施用腐熟剂均能提高小麦生育后期叶面积指数,净光合速率比传统耕作分别提高了2.90%和5.74%;两种处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株高,并在小麦抽穗~成熟期促进干物质积累,使麦穗分配指数提高238.46%和242.31%;秸秆覆盖+腐熟剂使小麦增产8.07%,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也分别提高了5.80%和8.02%。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不同耕作方式对小麦旗叶光合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李友军 ;
吴金芝 ;
黄明 ;
姚宇卿 ;
张灿军 ;
蔡典雄 ;
金轲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2) :44-48
[2]   保护性耕作对旱地麦-豆双序列轮作农田土壤水分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J].
郭清毅 ;
黄高宝 .
水土保持学报, 2005, (03) :165-169
[3]   花后干旱和渍水对冬小麦光合特性和物质运转的影响 [J].
姜东 ;
谢祝捷 ;
曹卫星 ;
戴廷波 ;
荆奇 .
作物学报, 2004, (02) :175-182
[4]   沟垄覆膜集雨栽培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产量的影响 [J].
王彩绒 ;
田霄鸿 ;
李生秀 .
中国农业科学, 2004, (02) :208-214
[5]   土壤深松对小麦根系活性的垂直分布及旗叶衰老的影响 [J].
王法宏 ;
王旭清 ;
任德昌 ;
于振文 ;
余松烈 .
核农学报, 2003, (01) :56-61
[6]   灌水量对耗水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 [J].
程献云 ;
秦海英 ;
王宪章 ;
刘东亮 .
作物杂志, 2002, (02) :18-19
[7]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径流与土壤水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周兴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66-69
[8]   秸秆覆盖对麦田耗水量与水分利用率影响的研究 [J].
周凌云 ;
徐梦雄 .
土壤通报, 1997, (05) :14-15
[9]   论开发南方旱地农业 [J].
黄国勤 .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 1996, (06) :53-59
[10]   秸秆覆盖对旱地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赵聚宝 ;
梅旭荣 ;
薛军红 ;
钟兆站 ;
张天佑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6, (02) :5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