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证明与情理推断——诉讼证明标准视野中的证明方法比较

被引:25
作者
周洪波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诉讼证明; 标准; 方法; 客观证明; 情理推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证明标准不同,必然导致证明方法有异,后者是前者的具体化;前者的判定是以知识为根据,所以,为了说明后者的差异也应通过知识类型的分类比较来展开,然而,诉讼法学界至今几乎都没有这样的研究。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可以分为客观证明和情理推断两种知识类型,前者是实现客观真实标准的证明方法;后者是实现高度盖然性标准的证明方法。期望这种新的类型划分能够为理解中国现行刑事证明制度的特征及其与西方国家的差异提供一个较好的视角,进而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131 / 13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4, (02) :107-115
[2]   自由心证新理念探析——走出对自由心证传统认识的误区 [J].
汪海燕 ;
胡常龙 .
法学研究, 2001, (05) :27-41
[3]  
证据法原理[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高家伟等著, 2004
[4]  
转变中的刑事诉讼法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熊秋红著, 2004
[5]  
麦考密克论证据[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约翰·W.斯特龙(HohnW.Strong)主编, 2004
[6]  
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樊崇义主编, 2003
[7]  
证据法学[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主编, 2002
[8]  
新编证据法学[M]. 法律出版社 , 何家弘主编, 2000
[9]  
美国联邦刑事诉讼规则和证据规则[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卞建林译, 1996
[10]  
论犯罪与刑罚[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意)贝卡里亚(Beccaria,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