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形成机制

被引:55
作者
张敏强 [1 ]
黄思静 [2 ]
吴志轩 [3 ]
吴素娟 [2 ]
胡作维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2] 成都理工大学“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关键词
东海盆地; 丽水凹陷; 古近系; 碳酸盐胶结物;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碳酸盐胶结物是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近系储层砂岩中最为重要的自生矿物,主要类型为铁白云石和方解石。铁白云石分布于古新统顶部不整合面附近的相对浅部地层中,其1δ3C值在-2.1‰到-2.5‰之间,相对接近海水,1δ8O值在-3.7‰到-4.1‰之间,沉淀温度较低(37℃到39℃)。方解石主要分布于远离不整合面的相对深部地层中,其1δ3C值在-2.4‰到17.3‰之间(大多数样品都在-10‰以下),显示了有机碳的影响;1δ8O值在-4.1‰到-15.3‰之间,多数样品小于-14‰,沉淀温度较高(多数样品大于90℃)。研究结果表明:铁白云石是在瓯江运动暴露时间间隔中、岩石有效压实之前由大气淡水(包括与煤层有关的酸性水)溶解海相碳酸盐内源沉积物形成的,较早的铁白云石胶结作用增加了岩石的机械强度和抗压实能力,改变了砂岩压实曲线的斜率,对砂岩储集空间的保存具有显著的积极意义;方解石胶结物是在较晚成岩阶段的相对深埋藏条件下沉淀的,其物质来源与粘土矿物转化、有机酸对长石等铝硅酸盐的溶解有关,在储层演化中具有负面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59 / 2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砂岩中的白云石胶结物及形成机制 [J].
吴素娟 ;
黄思静 ;
孙治雷 ;
胡作维 ;
裴昌蓉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6) :569-575
[2]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油气源对比与成藏史 [J].
孙玉梅 ;
席小应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6) :24-28
[3]   大气水在碎屑岩次生孔隙形成中的作用——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为例 [J].
黄思静 ;
武文慧 ;
刘洁 ;
沈立成 ;
黄成刚 .
地球科学, 2003, (04) :419-424
[4]   丽水凹陷油气成藏期次探讨 [J].
葛和平 ;
陈志勇 ;
方来富 ;
沈伟锋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2003, (01) :46-52
[5]   锶同位素地层学在碎屑岩成岩研究中的应用 [J].
黄思静 ;
石和 ;
张萌 ;
沈立成 ;
武文慧 .
沉积学报, 2002, (03) :359-366
[6]   丽水、椒江凹陷油气潜力分析和勘探突破口的选择 [J].
陈志勇 .
中国海上油气地质, 1997, (06) :67-74
[7]   硅质碎屑岩中碳酸盐胶结物及其对储层的控制作用的研究 [J].
徐北煤,卢冰 .
沉积学报, 1994, (03) :5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