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古陆中、新元古代年代地层框架SHRIMP锆石年龄新依据

被引:130
作者
高林志 [1 ]
张传恒 [2 ]
尹崇玉 [1 ]
史晓颖 [2 ]
王自强 [2 ]
刘耀明 [2 ]
刘鹏举 [1 ]
唐烽 [1 ]
宋彪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 中国地质大学
关键词
华北古陆; 中、新元古界; 大红峪组; 下马岭组; SHRIMP年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建立中国晚前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并使其成为国际地层对比的参考标准,一直是中国地质学家的追求。华北蓟县中、新元古代地层一直作为这一标准地层的主要研究剖面,已进行了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化学地层、磁性地层和层序地层等多学科研究。但是,高质量的同位素年代学研究和以此为基础的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一直是华北古陆中、新元古界研究的薄弱环节。长期以来,由于关键层位和关键界面缺乏高质量的同位素年龄标定,致使蓟县剖面争取成为国际层面标准剖面的竞争力受到影响。近期,随着锆石SHRIMP年龄测定技术在华北古陆前寒武纪地层学研究中的成功应用,在几个关键层位定年研究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北京西山下马岭组中部斑脱凝灰岩中获得锆石SHRIMP加权平均年龄为(1370±11)Ma,使得下马岭组这个青白口群的关键地层单位划归为中元古界。天津蓟县大红峪组碱性火山岩中获得锆石SHRIMP加权平均年龄为(1625.9±8.9)Ma。可用于标定华北古陆中元古代裂解时间得北京密云环斑花岗岩获得锆石SHRIMP加权平均年龄为(1685±15)Ma。这些SHRIMP测年结果使华北古陆中、新元古界年代地层划分与全球对比有了年龄"锚点",必定有利于准确厘定华北地区中、新元古界的内涵。由于华北蓟县中、新元古界剖面是我国晚前寒武纪地层的标准剖面,因此上述年代地层框架的优化对于我国地质填图的修正和精确地层对比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于我国前寒武纪生物演化,特别是宏观藻类发育的时间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这必定有助于提升华北中、新元古界剖面的国际地位。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6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45 条
  • [41] 陈晋镳,张惠民,朱世兴,赵震,王振刚.中国震旦亚界研究[K].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
  • [42] Lu Songnian,Zhao Guochun,Wang Huichu,et al.Precambrian metamorphic basement and sedimentary cover of the North China Craton:A review[K].Precambrian Research,2008
  • [43] Chen Jin-biao,Zhang Hui-ming,Zhu Shi-xing,Zhao Zhen,WangZhen-gang.Research on Precambrian geolo-gy[K].Tianj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1980
  • [44] GENG Yuansheng,YANG Chonghui,WANG Xinshe,DULilin,ZHOUXiwen.Age of crystalline basement in Western Margin ofYangtze Terrane[K].Geological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ies,2007
  • [45] James,O. G. G.Status of divisions of the international geologic time scale[K].Lethaia,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