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中基于Dijkstra算法的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的实现

被引:6
作者
江渝 [1 ]
叶泓炜 [1 ]
张青松 [1 ]
王克 [1 ]
徐志鹏 [1 ]
杨睿 [2 ]
机构
[1] 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重庆大学)
[2] 不详
关键词
能源互联网; Dijkstra算法; 分布式电能路由; 最短路径; 多代理系统;
D O I
10.13335/j.1000-3673.pst.2016.2584
中图分类号
TK01 [能源]; TM73 [电力系统的调度、管理、通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电力路由器融合了信息技术和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分布式能源大范围地接入能源互联网提供了条件,但也给能源互联网的优化运行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图论为手段,以能源互联网的结构为基础构成单源点单汇点的电能路由拓扑;以Dijkstra为基础,节点仅根据其相邻节点的状态调节其自身状态,搜寻最短路径,完成电能路由,实现电能的分布式管理和协调控制,使系统运行在优化状态。多代理系统(multi-agent system,MAS)技术为实现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提供了技术支撑。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下搭建了分布式电网,结合基于JADE(Java Agent DEvelopment framework)平台的多代理系统对分布式电能路由策略进行仿真实现。
引用
收藏
页码:2071 / 20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能源互联网“源–网–荷–储”协调优化运营模式及关键技术 [J].
曾鸣 ;
杨雍琦 ;
刘敦楠 ;
曾博 ;
欧阳邵杰 ;
林海英 ;
韩旭 .
电网技术, 2016, 40 (01) :114-124
[2]  
能源互联网:驱动力、评述与展望[J]. 孙宏斌,郭庆来,潘昭光,王剑辉.电网技术. 2015(11)
[3]   德国能源互联网项目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尹晨晖 ;
杨德昌 ;
耿光飞 ;
范征 .
电网技术, 2015, 39 (11) :3040-3049
[4]   基于电力电子变换的电能路由器研究现状与发展 [J].
宗升 ;
何湘宁 ;
吴建德 ;
李武华 ;
赵荣祥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8) :4559-4570
[5]   能源互联网技术形态与关键技术 [J].
田世明 ;
栾文鹏 ;
张东霞 ;
梁才浩 ;
孙耀杰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482-3494
[6]   能源互联网信息技术研究综述 [J].
王继业 ;
孟坤 ;
曹军威 ;
程志华 ;
高灵超 ;
林闯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5, 52 (05) :1109-1126
[7]   能源互联网——信息与能源的基础设施一体化 [J].
曹军威 ;
杨明博 ;
张德华 ;
明阳阳 ;
孟坤 ;
陈震 ;
林闯 .
南方电网技术, 2014, 8 (04) :1-10
[8]   能源互联网关键技术分析 [J].
查亚兵 ;
张涛 ;
黄卓 ;
张彦 ;
刘宝龙 ;
黄生俊 .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4, 44 (06) :702-713
[9]   主动配电系统可行技术的研究 [J].
范明天 ;
张祖平 ;
苏傲雪 ;
苏剑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3, 33 (22) :12-18+5
[10]   多逆变器环境微网环流控制新方法 [J].
吕志鹏 ;
罗安 ;
蒋雯倩 ;
徐欣慰 .
电工技术学报, 2012, 27 (01) :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