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溯源与移植反思

被引:44
作者
熊琦
机构
[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心
关键词
著作权; 法定许可; 强制许可; 市场失灵; 著作权法修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41 [著作权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初衷,乃是为调和新传播技术带来的产业主体利益分歧,并在著作权市场尚未形成的阶段降低权利流转带来的交易成本。然而事实证明,著作权法定许可不但未能有效实现上述立法目标,甚至已成为阻碍著作权产业形态变革的制度瓶颈。我国在继受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时,由于缺乏对应的产业基础和理论储备,使得历次修法中著作权法定许可条款被频繁调整,导致其既无法回应权利人的需求,也未能简化著作权的许可成本。为解决著作权法定许可的立法争议,首先需要回归法定许可的原初立法价值,为立法提供稳定、科学的正当性前提,其次需要结合我国著作权产业发展的特征考量法定许可的科学适用范围,将法定许可限定在市场机制无法形成的领域。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8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网络转载法定许可的挑战、回应与重构——兼评我国《著作权法修改草案》第47条、第49条 [J].
倪朱亮 .
中国版权, 2014, (05) :34-38
[2]   音乐著作权制度体系的生成与继受 [J].
熊琦 .
法学, 2013, (12) :104-113
[5]   中美著作权法定许可制度比较研究 [J].
李永明 ;
曹兴龙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04) :29-36
[6]  
论音乐作品的法定许可录音——以新著作权法第39条第三款为中心[J]. 孙秋宁.北大法律评论. 2002(00)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释义[M]. 法律出版社 , 胡康生主编, 2002
[8]  
著作权法 .2 .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