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关中段生态基流量估算研究

被引:27
作者
武玮
徐宗学
左德鹏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生态基流; Tennant法; 渭河; 生态健康;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1.10.034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文中回顾了国内外生态基流的研究现状及主要计算方法,结合渭河流域的实际情况,选择Ten-nant法、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法和最枯月平均流量多年平均值法三种方法分别对渭河流域林家村、咸阳和华县三个断面不同水平年下的生态基流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Tennant法在丰、平、枯水年三种水平年下估算的生态基流量较为合理,林家村、咸阳、华县多年平均非汛期最低生态基流量分别为2.99m3/s、5.20m3/s和6.56m3/s。与实际流量对比发现,渭河关中段部分月份的河道生态基流量难以得到保证,尤其以林家村枯水期最为严重。
引用
收藏
页码:68 / 7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宝鸡峡引水对渭河水文规律及生态系统的影响 [J].
张洪波 ;
辛琛 ;
王义民 ;
黄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4) :226-234
[2]   滦河下游河道生态需水量 [J].
王伟 ;
杨晓华 ;
王银堂 .
水科学进展, 2009, 20 (04) :560-565
[3]   渭河(陕西段)河道生态需水量估算 [J].
王菊翠 ;
仵彦卿 ;
丁华 ;
胡安焱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 23 (06) :91-94
[4]   闸坝河流河道内生态需水研究——以淮河为例 [J].
赵长森 ;
刘昌明 ;
夏军 ;
王纲胜 ;
刘玉 ;
孙常磊 ;
王蕊 ;
嵇晓燕 .
自然资源学报, 2008, (03) :400-411
[5]   湿周法的改进和应用 [J].
宋兰兰 ;
陆桂华 ;
刘凌 .
水利水电技术, 2007, (10) :10-13
[6]   渭河宝鸡市区段河道生态基流量初步研究 [J].
杨涛 ;
李怀恩 ;
张亚平 ;
马苏文 .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07, (05) :17-22
[7]   河道内生态需水量估算的生态水力半径法 [J].
刘昌明 ;
门宝辉 ;
宋进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7, (01) :42-48
[8]   渭河上游天然径流变化及其自然与人为因素影响贡献量 [J].
王西琴 ;
张远 ;
张艳会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6) :981-990
[9]   计算河段最小生态需水的生态水力学法 [J].
李嘉 ;
王玉蓉 ;
李克锋 ;
芮建良 .
水利学报, 2006, (10) :1169-1174
[10]   河流环境流量法研究进展 [J].
桑连海 ;
陈西庆 ;
黄薇 .
水科学进展, 2006, (05) :754-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