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被引:12
作者
毛广雄 [1 ,2 ]
陈海廷 [1 ]
胡相峰 [3 ]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城市与环境学院
[2] 江苏省区域现代农业与环境保护协同创新中心
[3]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
关键词
淮河生态经济带; 产业协同发展; 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根据协同发展等理论,产业协同发展体系包括区域内产业部门和区域间产业空间的协同发展.选取构建中的淮河生态经济带主要节点区域的相关经济发展数据,运用产业发展协同程度、协同发展成熟度、产业联系强度、区位熵等指标对该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现状特征进行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缺乏高层级战略支持,产业同构现象明显、产业链协同能力不足,轴线发展不平衡、缺乏带动经济带发展的增长极等突出问题制约了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协同发展,并从体制和政策等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 / 7+93 +9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淮河流域城乡发展协调性测度及其空间差异分析 [J].
牛君仪 .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 27 (04) :529-533
[3]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推动中东部地区协调发展 [J].
洪慧民 .
经济界, 2014, (04) :9-9
[4]   从淮河生态经济走廊构建看淮河流域城市形象传播 [J].
柳邦坤 .
传媒观察, 2014, (06) :39-40
[5]   把加快淮河生态经济带建设作为我国扩大内需的重要战略支点 [J].
郑新立 .
经济研究参考, 2014, (03) :69-72
[6]   淮河流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生态共生模式——以盱眙为例 [J].
张沭宁 .
鄱阳湖学刊, 2013, (03) :90-95
[7]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淮河生态经济走廊 [J].
谢媛媛 ;
冷家锋 ;
殷永文 .
企业技术开发, 2012, 31 (26) :40-41
[8]   建设淮河生态经济走廊 推动苏北全面协调发展 [J].
顾为东 ;
张萍 .
群众, 2012, (05) :12-14
[9]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下的淮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研究 [J].
彭荣胜 .
生态经济, 2012, (05) :53-57+87
[10]   京津冀医药制造业产业协同的实证研究 [J].
张淑莲 ;
刘冬 ;
高素英 ;
刘建朝 .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11, 32 (05) :8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