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克拉玛干沙漠中部地区两类半隐蔽格状沙障内部沉积粒度特征浅析

被引:18
作者
汪言在
伍永秋
苟诗薇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防沙治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中国沙漠研究中心
关键词
半隐蔽格状沙障; 粒度; 沉积特征; 塔克拉玛干沙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3 [沙漠地貌学、干燥地貌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选取塔克拉玛干沙漠石油公路K286处尼龙网方格和塔中作业区气井附近水泥方格两种不同材料的半隐蔽格状沙障沙样进行粒度组成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平均粒径、标准偏差、偏度、峰度、平均粒径与标准偏差散点图和代表性样品累积概率曲线图。结果表明,尼龙网方格中心沉积颗粒未必最细,水泥方格中心部位沉积颗粒最细,其原因与方格内的流场有关。散点图显示,水泥方格中心处沉积粒度区间与方格其他位置差别最大。累积概率曲线表明,跃移组分与蠕移组分之间的截点差别最大,即动力作用复杂,同时说明风力对粗沙粒沉积过程作用不明显;悬移组分与跃移组分之间截点在不同位置差别最小,表明在一定粒径范围内的粒径大小对动力作用的响应是非常明显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056 / 10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 [1] 机械防沙体系防沙功能的衰退过程
    姚正毅
    陈广庭
    韩致文
    吴奇骏
    [J]. 中国沙漠, 2006, (02) : 226 - 231
  • [2] 塔克拉玛干沙漠公路沿线风沙活动的时空分布
    韩致文
    王涛
    董治宝
    吴奇骏
    姚正毅
    [J]. 地理科学, 2005, (04) : 73 - 78
  • [3] 半隐蔽格状沙障的综合防护效益观测研究
    屈建军
    凌裕泉
    俎瑞平
    张克存
    [J]. 中国沙漠, 2005, (03) : 329 - 335
  • [4] 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益研究
    高永
    邱国玉
    丁国栋
    清水英幸
    虞毅
    胡春元
    刘艳萍
    户部和夫
    王义
    汪季
    [J]. 中国沙漠, 2004, (03) : 111 - 116
  • [5] 草方格沙障的生态恢复作用——以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油田公路扰动带为例
    李生宇
    雷加强
    [J]. 干旱区研究, 2003, (01) : 7 - 10
  • [6] 沙坡头地区新月形沙丘粒度特征
    哈斯
    王贵勇
    [J]. 中国沙漠, 2001, (03) : 57 - 61
  • [7] 粘土沙障及麦草沙障合理间距的调查研究
    常兆丰
    仲生年
    韩福桂
    刘虎俊
    [J]. 中国沙漠, 2000, (04) : 111 - 113
  • [8]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效益分析
    王训明
    陈广庭
    韩致文
    董治宝
    [J]. 中国沙漠, 1999, (02) : 25 - 32
  • [9]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纵向沙垅表面沙物质粒度特征
    李振山
    陈广庭
    冯起
    董治宝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8, (01) : 22 - 29
  • [10] 塔里木沙漠公路沿线机械防沙体系效益评价及防沙带合理宽度的初步探讨
    王训明
    陈广庭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1997, (04) : 29 -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