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质量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基于腐败控制维度的研究

被引:13
作者
姚耀军
机构
[1] 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关键词
制度质量; 腐败控制; 外资银行; 工具变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2 [金融组织与业务]; D262.6 [党的纪律检查工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308 ;
摘要
腐败控制是制度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维度。金融业务的典型"契约密集"特征将强化腐败对外资银行进入的摩擦,而外资银行作为纯粹的市场"新进入者"也面临高昂的"有效腐败"成本,因此,腐败阻碍外资银行进入,通过腐败控制来提升制度质量将有利于银行业开放。本文基于中国分省主观认知数据,以县域人口规模与矿产资源丰裕度作为工具变量,识别了制度质量对外资银行进入的影响。文章表明,坚持以反腐倡廉作为提升制度质量的重要政策支点,将有利于推进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对外开放进程。
引用
收藏
页码:124 / 13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中国是否存在“资源诅咒” [J].
方颖 ;
纪衎 ;
赵扬 .
世界经济, 2011, 34 (04) :144-160
[2]   政府规模扩张:成因及启示 [J].
吴木銮 ;
林谧 .
公共管理学报, 2010, 7 (04) :1-11+122
[3]   外资银行在华区位选择行为及实证分析 [J].
李爱喜 .
国际贸易问题, 2009, (03) :118-124
[4]   政府规模、市场化与地区腐败问题研究 [J].
周黎安 ;
陶婧 .
经济研究, 2009, 44 (01) :57-69
[5]   “官民比”省际差异原因研究 [J].
张光 .
公共行政评论, 2008, (01) :89-111+199
[6]   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的区位选择及动因研究 [J].
张红军 ;
杨朝军 .
金融研究, 2007, (09) :160-172
[7]   对省级地方政府规模影响因素的定量研究 [J].
潘卫杰 .
公共管理学报, 2007, (01) :33-41+121
[8]   跨国银行进入中国决定因素的实证分析 [J].
王晞 .
金融研究, 2005, (08) :63-71
[9]   “职责同构”批判 [J].
朱光磊 ;
张志红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1) :101-112
[10]   历史制度分析:从经济史视角研究制度问题的新进展 [J].
阿弗纳·格雷夫 ;
韩毅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03, (05) :3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