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农牧交错区近20年来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分析——以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

被引:10
作者
杨晓晖
张克斌
慈龙骏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2]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
关键词
景观格局分析; 土地利用时空转换; 农牧交错区; 半干旱区;
D O I
10.13332/j.1000-1522.2005.05.014
中图分类号
P901 [景观学、区域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了解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格局的时空变化,该文以半干旱农牧交错区的内蒙古伊金霍洛旗为例,采用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方法,从土地利用的角度分析了该旗近20年来景观和景观要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整个景观正从单一的人为景观向多样化的近自然景观过渡,其中前期(1977—1987年)变化主要发生在梁滩相间区,后期(1987—1998年)变化则发生在整个区域内,整个景观趋于稳定.从土地利用结构上来看,前期乔木林地的变化以面积变化为主,而后期则以空间分布格局的变化为主.前期灌木的过度利用和后期灌木大面积种植则对整个景观的变化产生了十分显著的影响,这表明治沙造林的观念正在由以往的大面积营造乔木林向灌木林转化.营造灌木林将是整个半干旱农牧交错区受损景观恢复和重建的最为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与此同时,近20年来流动沙地的面积呈现显著降低的趋势.从空间分布上看,未治理的流动沙地变得越来越集中,治理难度可能也越来越大.维持这些流动沙地的存在,可能有助于增加景观稳定性,并实现半干旱区有限资源利用的优化.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北方农牧交错带的地理界定及其生态问题
    赵哈林
    赵学勇
    张铜会
    周瑞莲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2, (05) : 739 - 747
  • [2] 基于Landsat-TM数据的农牧交错带景观结构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兴和县为例
    江 源
    高清竹
    何立环
    王家骥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4) : 403 - 408
  • [3] 毛乌素沙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吴波
    慈龙骏
    [J]. 生态学报, 2001, (02) : 191 - 196
  • [4] 农牧交错带研究中的现代生态学前沿问题
    程序
    [J]. 资源科学, 1999, (05) : 3 - 10
  • [5] 科尔沁沙地农牧交错景观的分形结构特征
    常学礼
    张德干
    杨持
    [J].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 114 - 118
  • [6] 毛乌素沙地的生态背景及其草地建设的原则与优化模式
    张新时
    [J]. 植物生态学报 , 1994, (01) : 1 - 16
  • [7] 关于毛乌素沙区天然柳湾林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问题
    吴剑雄
    刘桂蓉
    [J]. 中国沙漠, 1983, (02) : 48 - 50
  • [8] 毛乌素沙地乔灌木立地质量评价[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朱灵益, 1993
  • [9]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与土地沙漠化防治[M]. 科学出版社 , 邸醒民等编著, 1991
  • [10]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