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苯并(a)芘等效毒性评价

被引:6
作者
刘钰 [1 ,2 ,3 ,4 ]
魏全伟 [1 ]
王路光 [1 ]
王靖飞 [1 ]
李洪波 [1 ]
朱桂艳 [1 ,3 ]
机构
[1] 河北省水环境科学实验室河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2]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3] 河北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4]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可吸入颗粒物; 多环芳烃; 污染特征; 风险评价;
D O I
10.16241/j.cnki.1001-5914.2009.10.006
中图分类号
X823 [大气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目的了解河北省大气PM10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和污染水平并进行苯并(a)芘等效毒性(BEQ)评价。方法于2005—2006年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河北省内40个采样点四季大气PM10中16种多环芳烃进行分析,对比不同PAHs在不同季节的污染特征,并通过计算苯并(a)芘等效毒性并与其他城市比较对其污染水平和风险进行评价。结果PAHs中浓度最高的为苯并(a)芘(春季),苯并(b)荧蒽(夏、秋季)和荧蒽(冬季),其中荧蒽浓度最高,单个点位平均值为85.53ng/m3。冬季PAHs总浓度与苯并(a)芘浓度高于其他季节。河北大气PM10中苯并(a)芘的几何均值为9.63ng/m3,PAHs的苯并(a)芘有效毒性为16.4。结论不同种类PAHs在不同季节的大气PM10中的污染特征有着较大差异,其污染水平和毒性风险与国内部分城市相比处于中等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908 / 91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北京东南郊大气TSP中多环芳烃浓度特征与影响因素 [J].
张树才 ;
张巍 ;
王开颜 ;
胡连伍 ;
沈亚婷 ;
王学军 .
环境科学, 2007, (03) :460-465
[2]   可吸入颗粒上多环芳烃来源的识别和解析 [J].
张勇 ;
常艳文 ;
马可 ;
王萍 ;
韩艳刚 .
中国环境监测, 2006, (06) :96-100
[3]   厦门市大气PM10中PAHs的健康风险评估—BEQ评估 [J].
印红玲 ;
洪华生 ;
叶翠杏 ;
王新红 .
环境化学, 2006, (03) :360-362
[4]   广州市大气可吸入颗粒物(PM10)中多环芳烃的季节变化 [J].
谭吉华 ;
毕新慧 ;
段菁春 ;
唐晓玲 ;
盛国英 ;
傅家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7) :855-862
[5]   柳州市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的种类和时空分布特征及来源 [J].
何星存 ;
陈孟林 ;
杨崇毅 ;
洪伟良 ;
倪小明 ;
叶耀平 .
中国环境监测, 2005, (03) :73-75
[6]   上海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多环芳烃(PAHs)的污染特征研究 [J].
郭红连 ;
陆晨刚 ;
余琦 ;
陈立民 .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1107-1112
[7]   天津地区冬季总悬浮颗粒物中PAHs污染特征 [J].
吴水平 ;
左谦 ;
兰天 ;
邓惠文 ;
李本纲 ;
徐福留 ;
沈伟然 ;
秦保平 ;
孙韧 ;
陶澍 .
环境科学, 2004, (04) :13-17
[8]   大连市区大气中PAHs来源、分布及随季节变化分析 [J].
万显烈 ;
杨凤林 .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03, (02) :160-163
[9]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主要城市不同功能区大气气溶胶中优控多环芳烃污染评价 [J].
祁士华 ;
王新明 ;
傅家谟 ;
盛国英 ;
闵育顺 .
地球化学, 2000, (04) :337-342
[10]   The use of toxic equivalency factors in assessing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health risk associated with exposure to airborne mixtures of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PAHs) [J].
Petry, T ;
Schmid, P ;
Schlatter, C .
CHEMOSPHERE, 1996, 32 (04) :639-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