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1986-2000年大豆育种研究成就与展望

被引:20
作者
栾晓燕
杜维广
满为群
陈怡
张桂茹
刘鑫磊
机构
[1]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关键词
大豆; 育种; 成就; 展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1 [大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主要论述 1 986年 - 2 0 0 0年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研究的成就和展望。在此期间 ,各育种单位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1 0 8个大豆优良品种 ,其中黑龙江省农科院育成 81个 ,占 75 %。育成品种在生育期、产量、抗病虫性、品质等方面得到了提高和改善 ,育种技术得到了发展。并对育种存在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发展进行了探讨
引用
收藏
页码:134 / 14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大豆高光效品种(种质)选育及高光效育种再探讨 [J].
杜维广 ;
张桂茹 ;
满为群 ;
陈怡 ;
栾晓燕 ;
郝乃斌 ;
戈巧英 ;
谷秀芝 .
大豆科学, 2001, (02) :110-115
[2]   通过直接引入外源DNA育成高产、优质、高蛋白大豆新品种黑生101 [J].
雷勃钧 ;
钱华 ;
李希臣 ;
卢翠华 ;
周思君 ;
韩玉琴 ;
刘昭军 ;
刘广阳 ;
杨兴勇 ;
董全中 ;
赵凯 ;
赫世涛 .
作物学报, 2000, (06) :725-730
[3]   转ipt基因大豆感染SM V1号的生理特性变化 [J].
刘丽君 ;
吴俊江 ;
高明杰 ;
汪清胤 ;
黄永芬 ;
夏凯 ;
李文华 .
大豆科学, 1999, (03) :213-217
[4]   大豆生态回交育种的探讨 [J].
杜维广 ;
满为群 .
大豆通报, 1999, (01) :29-29
[5]   高蛋白高产大豆新品种黑农35的选育及大豆矮化育种等问题 [J].
王连铮,胡立成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5) :38-45+97-98
[6]   近十三年来黑龙江省大豆育种的新进展 [J].
王彬如 ;
翁秀英 ;
杜维广 ;
陈怡 ;
张桂茹 ;
谷秀芝 ;
栾晓燕 ;
满为群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93, (06) :1-6
[7]   抗灰斑病大豆新品种选育 [J].
刘忠堂 ;
黄桂潮 .
中国农业科学, 1986, (03) :26-31
[8]   大豆辐射育种与杂交育种相结合的研究 [J].
翁秀英 ;
王彬如 ;
陈怡 ;
臧文举 .
黑龙江农业科学, 1981, (02) :38-42
[9]  
王金陵大豆论文集[M]. 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王金陵著, 1992